咚咚地产头条-深圳房地产信息网

深圳[切换]

首页> 咚咚地产头条> 观点 > 正文

关于深圳都市圈的十个思考

宋丁视点 发布时间:2020.05.20 07:37:44
浏览:18465



近日,珠江口东岸最引人关注的一件事莫过于“深圳都市圈”了。在经过了最初的眼球经济的“躁动”之后,需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这个经济总量占广东省40%的庞大经济体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趋势了。


下面是关于深圳都市圈的十个思考。

 

NO.01

久分必合:40年的轮回,换了个头而已?

 

深圳都市圈的范围是:深圳+东莞+惠州+河源+汕尾,五市联盟,面积36292平方公里,占广东总面积的20.2%,人口3232万,占广东总人口的31%,2019年GDP为4.27万亿,占广东GDP总量的40%。


为什么是这五个城市,而没有包括周边其他城市?其实,回头看一下历史就明白了,这五个城市历史上本来就是一家,1980年之前,它们共存于当时的“惠阳地区”,当然,那时候都是县,连深圳当时都叫“宝安县”。1980年,深圳建立经济特区,同时深圳市从惠阳地区独立出来,后来成为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1988年,其他四个城市也分立为地级城市,惠阳地区撤销。


如今,深圳都市圈来了,40年的分离之后,这五个曾经的兄弟又一次走在一起,颇有点世道轮回的感觉。如果说有差别,当年是一个行政管辖区,现在是五个行政区的市场化整合;当年的中心在目前的惠州主城,现在都市圈的中心在深圳。


久分必合。历史已经走到一个全新的时代,曾经分立的五兄弟,现在又要在都市圈的架构下吹响集结号了。当然,这次并不是单纯的原点式复归,而是一次螺旋式上升和全新合作模式的创造,是资源、运营和利益的共生、共荣、共享性探索,我们有理由对此充满期待。

 

NO.02

都市圈,城市群,差异在哪里?

 

我们知道,除了“都市圈”的概念外,还有一个概念也常常被大家使用,即“城市群”。这两个概念是一回事吗?


“都市圈”和“城市群”有共同点,它们都是相邻或相近的若干城市的集合体。但是,它们在严格的意义上又不能等同,主要差异是:


其一,“城市群”通常范围较大,可以包括十几个、几十个城市,比如,粤港澳大湾区就是城市群,而不是都市圈,“都市圈”范围较小,一般只包括几个紧密型的城市;


其二,“城市群”可以理解为是一群城市的分散化集合,而“都市圈”可以理解为是一个集合而成的都市区或都会区;


其三,从历史脉络看,“城市群”内部各个城市间的关联度不一定很强,而“都市圈”通常具有较强的经济、文化、社会关联度;


其四,尽管“城市群”和“都市圈”内部的各个城市都有独立的行政管辖分界,但是在市场化背景下,“城市群”内部突破行政藩篱、导入市场化机制的动能明显弱于“都市圈”。由较紧密的“都市圈”先行推进市场化融合发展,再导向较松散的“城市群”的市场化成长,这显然更加符合经济规律的发展路线。


深圳作为国家认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其区域融合发展的先行试验,理应在深圳都市圈框架下启动了。

                                       

NO.03

深莞惠之后,为什么要3+2

 

问题来了:深圳区域融合发展的“深圳都市圈”先行试验,为什么不是常规概念里的“深莞惠”,而是“深莞惠+河源、汕尾”的“3+2”模式?


按照“3+2”来形成深圳都市圈,至少有三大理由:


第一,“3+2”有历史脉络支撑,前面已经阐述过;


第二,“3+2”顺应了深圳早已提出的东进战略,同时,按照广东省的区域发展战略,深圳扶持贫困地区的重心在粤东地区,把位于粤东地区而又临近深圳的河源、汕尾纳入深圳都市圈,有利于深圳在区域融合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都市圈有更加广阔的腹地实施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三,从现实看,深圳与河源、汕尾的经济合作已经有相当深度了,例如,深圳已经在汕尾收编和独立管理运作着深汕特别合作区,中兴公司在河源拥有大型研发生产基地,同时,深圳和河源也在探讨建立深河特别合作区。


可以说,“深莞惠”是浓缩的深圳都市圈,而“3+2”才是更加符合历史、符合现实、符合未来区域融合发展战略的拥有充盈腹地的深圳都市圈。

 

NO.04

深圳在都市圈内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原来的“深莞惠都市圈”和“3+2经济圈”,从名称上看,显然是追求地区平衡的表述,大家一般高,所谓“联席会议”,就是“平等协商”,其结果大家都知道,这种“平等”运行几乎等于无效操作。


现在不一样了,“深圳都市圈”这个名称已经清楚地表明,深圳是都市圈的领头羊。这并不是行政权力的强制规定,而是基于现实市场地位和影响力的排榜,只有承认市场价值,才能在都市圈框架下寻求合理的资源配置和融合发展。


作为都市圈的领头羊,深圳应该做到:

——都市圈开放战略趋势的倡导引领者;

——都市圈市场动能改革的实践先行者;

——都市圈资源合理配置的首席协调者;

——都市圈跨界融合发展的主动探索者;

——都市圈利益共享活动的公平参与者。


以上每一个角色都不轻松,都需要大篇幅展开分析,这里篇幅有限,就暂时不展开了。总之,“深圳都市圈”赋予了深圳更高格局、更加艰巨的任务,只有充分扮演好这五大角色,深圳才能真正做到脱胎换骨,从一个狭小的特区城市转换为一个都市圈的领军城市。

                                                       

NO.05

深圳都市圈在大湾区里面是什么定位?

 

    广东推出了五大都市圈战略,其中三个都市圈在粤港澳大湾区及其周边城市,可见都市圈之与大湾区以及广东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现在的问题是:深圳都市圈在大湾区里面是什么定位?


首先要看到,深圳都市圈中只有深莞惠三个城市在大湾区,而河源和汕尾不在大湾区内。而都市圈的战略布局是在大湾区战略布局之后,可见,都市圈战略具有对大湾区战略的补充作用。我们不必过分强调大湾区的绝对边界,事实上,河源南部和汕尾西部与肇庆北部和江门西部相比,在经济脉络上更适合纳入大湾区。


深圳都市圈在大湾区的地位首先取决于深圳的地位。我们知道,在大湾区规划纲要以及深圳先行示范区意见这两份国家顶层文件中,都赋予了深圳极高的地位,尤其是先行示范区文件,把深圳推向了全国新时代更大力度改革开放的唯一综合实验城市的地位,这就决定了深圳都市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都市圈,而是一定会在大湾区政策辐射范围内起到引领性作用的都市圈,也一定要为大湾区的新型改革开放探索做出先导性贡献的都市圈,其中包括与香港深化互动共享方面的探索和贡献。

 

NO.06

深圳都市圈在国家战略层面是什么定位?

 

国家近期重要文件中提出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等四大国家级城市群概念,显然,中国未来的经济成长的重心在这几大城市群以及若干地区级的城市群中,而都市圈是基于城市群而深化出来的、反映一个区域内更加紧密的经济文化关系的城市集群。各个城市群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不同,相应的都市圈的国家地位也不同。


与大湾区以及深圳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相呼应,深圳都市圈的国家战略地位也非常高。深圳是国家未来更大力度改革开放的先行示范区,这使得深圳都市圈也成为一个具有先行全国、示范全球的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必须秉持深圳40年来的创新精神,以更大的都市圈平台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层级发展道路,并向全国提供相关经验,向全球展示中国形象和实力。

 

NO.07

深圳都市圈是一个概念,还是一个真实?

 

鉴于以往国内区域经济合作中普遍存在的“合而不作”、“齐抓难管”的窘迫局面,人们有理由怀疑,现在各地风起云涌的都市圈,包括深圳都市圈,它真的能有一个实质性的发展吗?它会不会最后沦落为一个概念,一个只能在会议、文件中大行其道、而在实践中难以成行的概念?


道理很简单,深圳都市圈是由五个城市组成的,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在过去那种城际合作模式下,场面上的事可以办得红红火火,但是一旦涉及现实利益,城市之间的明争暗斗就出现了,这种争斗可以表现在大的城市战略发展上面,也可以表现在一条小小的边界连线道路的开通上面。正是由于这些大大小小的矛盾,在都市圈各个城市间多年来试图推进的合作大都难以有效落实,很多都是虎头蛇尾,甚至是有头没尾。


我们真的期待深圳都市圈不会停留在概念里,不会停留在会议桌上,不会停留在文件里,而是落实在深圳都市圈各个城市的真实合作上和都市圈大地上。

 

NO.08

市场力拆不掉的行政樊篱,需要行政力来拆吗?

 

    都市圈的根本逻辑是,在不触动城市行政管制界线的前提下,通过城市之间市场力量的平衡注入,促使人口、资金、物资、产业、信息等经济资源和要素达致合理流动和配置,寻求在单个城市难以达到的综合经济社会效益。


然而,城市经济成长的实践表明,在中国,决不能低估城市之间合作过程中行政藩篱的强大阻力。太多的优秀合作项目最后都是由于城市的行政藩篱阻隔,导致合作流于形式甚至走向失败。


当市场力量难以在城市间形成强有力的推动力量的时候,做强做大城市的动能就转换到行政力上面来了。近年来,不少城市都借助行政力支撑的扩容壮大了城市底盘,例如,山东省会济南市通过吞并莱芜市,实现了城市的规模扩张,提高了城市的首位度。


深圳作为中国一线城市,经济总量已经超越广州和香港,然而其面积仅仅是广州的大约四分之一,狭小的面积大大制约了深圳的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一大批企业由于无地扩张而选择整体或局部迁出深圳,例如华为就把其手机终端业务整体搬迁到东莞松山湖。


深圳的这种被动局面引发了深圳长期以来对于扩容的期盼,从都市圈的视角看,反映的正是深圳的市场力量抵不过行政藩篱的阻隔,被迫寻求行政管辖地域扩容或者说行政拆除藩篱的办法来解决深圳发展空间严重不足的问题。


近期国家重要文件也提出,要解决部分中心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然而这一定是指拆除行政边界性质的扩容吗?不一定。因为,都市圈来了。都市圈就是不动城市行政管辖边界,而是通过培育新机制,用法律保护的市场力量突破行政藩篱,推进城市圈内部各城市间的资源要素加速流动和合理配置,实现都市圈的良性发展。


当然,深圳都市圈做到这种良性发展并不容易,让市场力量起决定性作用,冲破行政藩篱的阻隔,这件事在都市圈做起来真的不容易。

 

NO.09

深圳都市圈之外,是否还有一个深港都市圈?

 

我们知道,深圳都市圈以及广东省的其他四个都市圈的规划都是广东省的决定,其中有三个都市圈与粤港澳大湾区有关,但并不是大湾区规划框架内的事情,因为广东的五大都市圈没有涉及香港,与澳门也缺乏足够的关联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政策性的缺陷。毕竟港澳是珠三角或大湾区的客观存在,在大湾区搞都市圈不谈港澳,岂不又回到当年广东的珠三角时代,这是说不过去的。


如果从大湾区的视角考虑到香港都市的影响力,目前提出的深圳都市圈可能会出现明显变化。在大湾区规划纲要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都市圈概念:港深极点,这就是强调香港和深圳两大都市的一体化、同城化和都市圈化。某种意义上说,港深极点是大湾区建设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大湾区内具有核心价值的都市圈空间。


由此可以理解为,在深圳都市圈之外,应该还有一个更大的深港都市圈,其核心城市是深圳和香港,东莞、惠州、河源、汕尾是这个紧密型都市圈的东部片区城市,而通过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以及未来的深珠通道等跨海通道,使得珠江口西岸的中山、珠海、澳门乃至江门成为这个紧密型都市圈的西部片区城市。由此,在珠江口一带,将形成以深港为核心、10座城市连体的巨量级都市圈。


深港一直没有把西岸城市看做自己的都市圈部分,是由于宽阔的入海口的长期阻隔。未来,这种阻隔将一去不复返,西岸城市进入深港大都市圈,这是符合经济规律的事情。

 

NO.10

深圳都市圈如何踏踏实实起步?

 

从现实情况看,深港联手建设都市圈,这个事情还不太好办,毕竟香港困局不是短期能解决的。所以广东率先启动深圳都市圈整合发展,也合情合理。待香港条件成熟时,再行启动深港都市圈建设也不迟。


深圳都市圈如何踏踏实实起步呢?


首先要做的是,与历史上曾经的“深莞惠一体化”模式实施战略性切割,不能再玩那一套无效、弱效的表面文章。这需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坚决打破行政藩篱的阻隔,坚决废除好大喜功、习惯做表面文章的恶习,用法律手段保障都市圈建设落到实处。


其次是深圳用综合实力在都市圈内建立自己的领头羊地位,都市圈内不搞行政命令性的轮流坐庄,以实力数据、都市圈工作委员会各市缴纳活动经费总额以及年度选票的权重配比,联合保障都市圈内的年度首席城市地位。


再次是建立都市圈建设的负面清单制度。广东省充分授权,由深圳牵头莞惠河汕四市,共商建立五市互动共建共享的负面清单制度,最大限度放开搞活城际基建、科技、经贸交流和投融资活动,允许各类互动进行开放式大胆试验,允许各市企业放开投资运营,政府不干预。


第四是建立都市圈产融联合会,强化各市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产融互动,最大限度动员社会资本介入都市圈各项建设活动,实现都市圈产融互动发展的优良效益。


第五是建立都市圈市民参建委员会,鼓励市民积极提意见提建议,监督政府行为,监督各类联合体行为,并全力参与都市圈建设,充分体现五市居民在都市圈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


总之,希望深圳都市圈决不走老路,决不搞套路,要努力成为全国都市圈发展的样板,讲规则,讲制度,讲战略,讲改革,讲开放,讲实战,讲效率,讲效益,讲品牌,并在未来与香港及珠江口西岸城市合并成为深港大都市圈,成为全球都市圈发展的典范。


深圳

分享:

相关阅读

深圳房地产信息网

电话:83592095(新房广告业务)/ 83592095(二手房业务)/ 83680819(地图业务)/ 83468529(家居装修业务)

18320887519(保障房业务)/ 83591626(城市更新业务)/ 25327824(品牌合作)/ 83684400(其他)

传真:83680527   

法务部 座机:0755-83684400 邮箱:yituzx@163.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道天安社区泰然四路66号泰然立城A座12-14楼

深圳市咚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10090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760号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

手机找房服务APP

手机找房服务APP

咚咚找房公众号

咚咚找房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