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根据《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条例》、《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人才住房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发布关于龙海家园2678套人才住房受理配租有关事项的通告。随后,补充条件,在同等条件下,港籍人才、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可优先拿房。
据悉,面向港人及境外高端人才的住房一共200套,根据得分由高至低进行分配,,基准租金标准仅为32元/月平方米,每套月租金1120-1600元不等,详情如下:
《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人才住房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12月1日起正式施行,前海人才住房将主要面向符合前海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和专业服务等产业的人才,同等条件下,港籍人才、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可优先拿房。据悉,面向港人及境外高端人才的住房一共200套,根据得分由高至低进行分配,每套月租金仅1120-1600元。面向港人及境外高端人才的住房一共200套
前海人才住房分为深港合作住房、产业扶持住房和公共服务住房。其中,“深港合作住房”指配租给在前海注册的港资企业的人才住房,“产业扶持住房”指配租给在前海注册并符合前海产业发展要求的非港资企业的人才住房,“公共服务住房”指配租给为前海产业、公共事业发展提供公共服务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的人才住房。
“根据前海的目标定位和产业导向,前海人才住房将优先面向符合前海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和专业服务等产业的人才,同时兼顾为前海发展提供公共服务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中的人才。同等条件下,将优先配租给港籍人才、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
根据方案,申请的港资企业要求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均在前海,且投资人中有香港注册的企业或香港*居民(个人股东),若投资人为香港注册企业的,该企业必须在香港有 5 年(含)以上的纳税记录。根据税收贡献、营业收入,以及港资控股比例、是否在前海购买办公用地等指标计分。原则上每家企业不超过20套。
港人申请需在前海全职工作且具有学士学区以上学历。根据学历、在前海工作年限及个税水平、是否属于前海急需引进人才以及所在企业是否在前海买地买房或租房等指标进行计分。面向港人及境外高端人才的住房一共200套,根据得分由高至低进行分配。
【延伸阅读】
近期出台的《深圳市住房建设规划(2016-2020)》中提到,深圳“十三五”期间,力争供应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供应35万套,其中人才住房不少于30万套,由此深圳的住房保障政策已完全倾向于人才。
并在后续出台的《关于完善人才住房制度的若干措施》提出人才住房从保障房体系中剥离,实现人才住房将与保障性住房实现双轨并行,安居集团也以此成立。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近日发布了《关于完善人才住房制度的若干措施》的解读中分别诠释了深圳的住房保障政策为何倾向于人才的背景,并提炼出了《措施》中的指导思路及具体举措。
背景
1.房价持续上涨,人才住房压力倍增。
2.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加大,加剧人才住房供需矛盾。
3.现行人才住房制度有待完善,人才安居政策力度亟需加强。
思路
1.正确认识住房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持续加大公共住房的供给力度。
正确处理好人才住房与住房保障的关系,将人才住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
3.落实强区放权改革,发挥各区各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建设筹集人才住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建立人才住房封闭流转机制,实行全市人才住房信息共享,实现人才住房可持续发展。
举措
1.构建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双轨并行的公共住房政策体系。
3.实行统一性与差异化相结合的人才认定标准。
4.合理确定人才住房建设标准。
5.优化人才安居实施方式。
6.建立人才住房分区分类供应制度。
7.建立人才住房封闭流转机制。
8.建立全市人才住房统一信息平台。
9.多渠道筹集建设人才住房。
10.完善人才住房公共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