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两大项目同时迎来重大进展,卫光生命科学园启动仪式与光明国际汽车城启动全球招商同期举行。光明区正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
此外,宝安23宗大产业项目成功落地,除华润外签约项目总投资约157.3亿元。
据深圳商报报道,6月20日,光明科学城展厅内,“智汇·生命之光,光明科学城生物医药高峰论坛暨卫光生物战略发布会”举行,卫光生物战略发布暨(园区)项目推介、卫光生命科学园启动仪式、合作单位签约、入驻园区项目签约等活动轮番上演。
卫光生命科学园启动仪式现场
同期,致力于打造未来汽车高端体验消费新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一流国际汽车城的光明国际汽车城,在深圳会展中心召开招商发布会,宣告光明国际汽车城正式面向全球客商启动招商工作。
现场,光明国际汽车城项目与首批入驻的中升集团等八家知名车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光明区副区长张宗平出席活动。
“聚光灯下”的光明区,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战略节点,更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主阵地和深圳“北拓”战略的核心支点。
当前,光明区正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其中,光明科学城规划面积99平方公里,将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承载区,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战略支撑。深圳北部中心定位为创新中心、教育高地、医疗高地、深圳北部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公园之区。
随着建设光明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深入推进,未来的光明惊艳可期,将全面汇聚全市、全国乃至全世界各类高端资源要素,成为深圳最具竞争力的区域之一。
1、卫光生命科学园,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创新名片
生命健康与生物医药领域,既是光明科学城的主攻方向,更是世界各国最关注的焦点。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较好,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光明区已经将生命健康作为“3+1”主导产业之一,吸引了深圳湾实验室等高端科研平台入驻,并聚集了迈瑞、卫光生物、万和制药、康泰生物等一批龙头企业。
光明区委常委、副区长刘德峰表示,卫光生物是光明区属国有控股上市企业。光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这个企业平台,高标准谋划建设了面积近20万平方米的卫光生命科学园,是深圳市少有的以生命科学产业为核心的专业化园区,拥有大量的GMP高标准生物制药厂房和CRO、CDMO等高质量公共服务配套,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创新名片。
据悉,卫光生命科学园将积极融入国家生命科学发展战略,顺应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政策趋势,与“双区”建设和光明科学城发展形成共振,与卫光生物资源输出潜能形成共振,成为全球一流的生命科学园和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创新名片。
据介绍,卫光生命科学园将对标世界一流,建设以科研经济为主导的专业化新型产业园区,助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沿途下蛋”的同时,积极做好“捡蛋”“孵蛋”,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光明多措并举支持国际汽车城建设
在当日光明国际汽车城招商发布会上,光明区副区长张宗平表示,打造光明国际汽车城,是致力于解决全市汽车消费行业痛点,引导区内高端消费集聚、服务光明科学城高端人才,填补深圳北部区域汽车消费产业空白,助力深圳北部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光明区政府全力支持光明国际汽车城的建设运营工作。
光明国际汽车城定位为建设成深圳规模最大的新型汽车产城生态综合体,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汽车高端体验消费新中心。
据悉,光明国际汽车城作为光明区重点推进建设项目,项目总占地面积为92.5万平方米,力争3至5年打造成为深圳规模最大、品牌最全、环境最优、服务最完善的4S店集群及集交易展示、文化休闲、科技研发、体验消费、综合服务为一体的高端体验消费新中心。
项目计划分三期进行改造建设,此次正式启动的一期招商面积约为5.6万平方米,主要业态为高端4S店、公寓、酒店及基础设施,以初步实现项目基础的核心功能;
二期招商面积约为13万平方米,主要业态为4S店、汽车电商、企业办公、园区服务配套;三期招商面积约为8.2万平方米,主要业态为汽车主题商业、文化休闲、特色街区、商务酒店。
光明国际汽车城规划效果图
项目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规划优势、资源优势,使得光明国际汽车城在规划伊始,就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宝安23宗项目成功落地 航港生态产业城预计2023年开园
同时,6月21日下午,宝安区重大产业项目与产业空间资源对接会·航城专场在宝安区湾区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中心落下帷幕。
这是宝安区今年举办的第二场系列对接会,对外推介33个产业空间资源共140.3万平方米;26家新引进和增资扩产企业,共签约23宗项目,除华润外签约项目总投资约157.3亿元。
宝安区重大产业项目与产业空间资源对接会·航城专场签约仪式现场。
据了解,航城街道拥有商务、研发、工业园区产业空间资源171家,面积达627万平方米,其中投资推广重点园区5家,科技桃花源园区5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
据了解,此次对接会上,26家新引进和增资扩产企业,共签约23宗项目,涉及智能装备、检测技术服务、光电产业、自动化量测、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级驾驶辅助、智能传感、精密制造、智能音频等多个领域,显现了投资者对航城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26个签约公司中,10家为高端智能制造产业,8家为新兴技术产业,4家为创新产业研发,2家为高端智能制造产业,2家为旧工业区升级改造,这些将为航城的建设和发展注入新动力。
据悉,本次推介的33个共140.3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包括近期空置的77.3万平方米产业空间,以及明年底中粮大悦智慧城提供的63万平方米产业空间。
不仅如此,为招引优质企业进来,该街道每月都统计辖区内的重点产业载体租赁情况,随时为推进产业载体和优质项目精准对接。如助力旭宇光电等11家市内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联合体形式申请项目用地等。
高端产业园区呼之欲出,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厂房
航城街道产业空间众多且各有特点,如索佳科技创新园,现代科技产业园宝星智荟城,“中国华南区优秀产业园20强”的泰华梧桐岛等。
栽好梧桐引凤凰,借得东风行万里。随着深中通道门户片区高端产业规划、深圳创新创意学院落地建成,一系列前瞻性、创新性的产业园区项目又将呼之欲出。
此次航城专场对接会的重头戏,就是推介即将开工建设的中粮大悦智慧城、航港生态产业城。
据悉,在这两个“工改工”项目建设初期,街道就引导园区与企业对接,按照企业需求定制个性化产业空间,现场吸引产值共计达88亿元的20家企业签订迁入意向协议书。
其中,中粮大悦智慧城项目一期投资40亿元,预计明年5月份交付,项目总体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00亿元。据中粮大悦城控股华南大区公司产业园区部副总经理余政峰介绍,中粮大悦智慧城将基于“AI+智能驱动”,构建以人工智能、芯片设计、通信设备及新型平板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中粮大悦智慧城效果图
“在宝安区和航城街道的支持下,我们和大量实体企业进行了沟通,不少企业已经和我们达成合作意向。”余政峰表示,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将航城街道打造成科技、创新、金融、人才等高端产业要素聚集的世界级湾区“智慧”高地、上市企业总部基地、创新活力之城。
此外,航港生态产业城项目计划总投资360亿元,整体开发规模约200万平方米。其中先行启动区约70万平方米,拟投资100亿元,预计2021年开工,2023年开园。
航港生态城效果图
值得一提的是,相对原特区内及宝安中心城区,航城街道工商用房租金至少低20%以上,大幅减少了企业经营成本,是初创企业不可多得的选择。
航城街道
优质园区一览
华盛泰科技大厦
是集智能研发、成果转换、企业孵化、信息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新科技园区。可为入驻企业带来“全方位、立体化、一站式融资”的优质服务。对接空间面积1.8万平方米。
索佳科技创新园
定位为智能穿戴园区、科技孵化、孵化加速器园区、跨境电商相关配套产业。推出九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园区产值屡创新高。对接空间面积1.5万平方米。
泰华梧桐岛科技创新园
建成拥有一湖、四岛、二十四节气建筑的人文工作聚落。重点引进互联网、战略新兴产业、文化创意等高新技术产业。对接空间面积1万平方米。
航城信息港
综合型航空产业园区,以“园林式商务社区”为规划理念,致力于为航空、贸易、创新产业等提供全方位办公、展示、交流的平台与服务。对接空间面积1万平方米。
西部硅谷
大空港商业配套最完善科技新创产业园,对接空间面积4.08万平方米。
宝星智荟城
地处大前海与大空港交汇处,兼有先进的智能管理系统,为前海空港大体量智慧综合体。对接空间面积1万平方米。
易尚三维产业园
国内三维产业领域居领军地位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学研综合体,未来三维技术的“陆地航母”,对接空间面积9964平方米。
深业U中心
集写字楼、商务公寓、商业于一体的生态商务综合体。国区为入驻企业提供创新智慧服务体系,打造U平台、配套、服务体系,对接空间面积0.7万平方米。
机场保税物流中心
具有入区退税、一日游、口岸联动、通关手续一站式办理等优势。已形成极具特色的“保税+空港+会展”模式(“BAE”模式),对接空间面积1.8万平方米。
繁星城
大型综合半封闭花园式工业园区。对接空间面积0.5万平方米。
航港生态产业城
规划建筑面积近200万平方米,定位为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高端智造创新中心。2023年即可全面投入运营,目前已全面启动预招商工作。
中粮大悦智慧城
规划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集产业和都市生活为一体,计划2022年3月份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