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房地产政策基调,从过去的中央“保持定力”、地方“小打小闹”,转变为一揽子政策发力。
政策基调的微调,触发因素就是近期市场的急速下行。8月单月,百强房企销售额3775亿元,环比下降0.9%,同比下降37.6%,同比降幅较7月扩大0.4个百分点;销售面积2173万平米,环比下降3.5%,同比下降41.3%,同比降幅较7月扩大4.5个百分点。
受此影响,1-8月百强房企累计销售额同比下降10%、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0%,降幅较1-7月扩大4.1个、3个百分点。
市场持续及过快下行,导致了“防风险”的压力加大。
一方面,就是资产价格过快下跌的风险,近期一线城市房价指数连续领跌全国70城,热点城市外围价格同比下降30%左右,中心区价格下跌15左右;
另一方面,就是房企风险蔓延。外源融资冰冻,销售回款是唯一资源来源,销售下降直接导致开发商资金链骤然紧张。销售延续下滑态势,暴雷风险会蔓延至其他房企。房企风险继续爆发和蔓延,土地价格和新房价格必然进一步下跌,金融风险开始承压。
此次政策调整,集中在金融端,适度恢复“加杠杆”。加杠杆是过去十几年房价上涨的主要动力,也是维持房价稳定的动力。
注意的是,加杠杆是在过去十几年逐渐完成的,去杠杆也要渐进而不能太快。种种迹象显示,近期去杠杆太快了,表现在提前还贷风起云涌。
去年四季度,个人房贷余额首次负增长(下降1100亿),今年一季度弱势反弹1300亿,二季度再次大幅下跌3400亿,预计三季度个人购房贷款余额跌幅更大。
去杠杆太快,必然导致房屋流通性、循环性下降,房价陷入阴跌或快速下跌。恢复和适度修复加杠杆,才能房价稳定住。
政策扶持改善需求的目的明显。一方面,二套房贷最低利率降至LPR+20个基点,且与首套房贷最低利率的差距从此前的80个基点下降到40个基点;
另一方面,二套房贷首付成数从此前的40%-80%不等降至30%。这彰显了扶持改善型需求的政策指向,也顺应了目前改善型需求占主导的市场特征。
当下,各大城市新房交易中,2/3的房源为大户型改善。进一步讲,支持改善型需求,推动“卖一买一”,带动首套房购置的刚需,从而让商品房循环链条加速。
一揽子政策出台的目的很清晰,就是要利用好9-12月这四个月的窗口期,把近期快速下坠的市场情绪和交易规模能尽快稳定住。
这四个月是传统的旺季,9-10月是传统的“金九银十”,11-12月是开发商冲业绩的关键期。这四个月的楼市窗口期,若利用得好,加上去年底疫情严重导致的低基数,能够实现全年楼市“U型”走势。
乐观估计,全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能增长5%,中性估计的话,销售面积与去年持平,悲观估计的话,相比去年下滑5%以内。
即便悲观估计(销售面积下滑5%左右),房地产销售端也稳定住了。量的稳定是防风险的前提,也是质的提升(转型新模式)的大环境。
也就是说,此次政策调整的目的就是“防风险”。从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上半年的两次政治局会议,“防风险”都是楼市的主题。风险要防得住,没有量的稳定是不行的。量稳不住,不管是房价的稳定,还是预期的稳定,都无法实现。
要注意的是,此次政策调整,也是顺应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需要对过去长期过热时期的一些政策进行纠偏、让政策回归常态。
因此,“认房不用认贷”,限购城市首套房贷首付比例下调等新政的实施,是政策回归常态,或回归正常,很简单,在新形势下,这些政策不需要了。这也意味着,政策姿态整体回归到了上一轮楼市回升期(2016-2021年)之前。
尽管政策全面回归常态,但并不会带来新一轮楼市的反弹,主要就是楼市基本面已今非昔比。首先,上一轮楼市回升期,居民对于房价的预期非常乐观,而且在房地产、金融创新、大众创业、互联网等新经济的带动下,居民对于收入、就业前景也非常乐观。
房价预期乐观和收入就业预期乐观,是推动楼市繁荣的关键。现在,这两个乐观已经削弱了很多,楼市再现繁荣的基础不存在了。
金融环境今非昔比。上一轮楼市回升期,金融创新非常踊跃,场内外融资渠道和工具非常之多,大家愿意加杠杆,也能通过多种渠道加杠杆。
现在,资管新规落地,金融秩序得到规范,除了银行之外,信托、私募、基金子公司、第三方平台等,不仅他们对房地产较为悲观,而且新规下也无法再增加房地产的风险敞口。另外,居民也不太愿意在场外加杠杆,刚刚对楼市繁荣的支撑落地下降。
宏观基本面的差异。上一轮楼市回升期,各地都在大搞“强省会”、围绕省会做强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新区规划等等,都在轰轰烈烈地展开。
而且,人口开始纷纷向都市圈和核心城市涌入,带来了巨大的购房需求。这种需求,在棚改、去库存、金融支持、就业和收入预期等多重利好的支撑下,短期内快速释放。同时,上一轮各主要城市城镇化的空间和潜力非常大,对房地产的需求潜力较大。
更重要的是,上一轮楼市繁荣期启动之前,一线城市的深圳,新房均价刚到2万元/平方米,二线城市还未开始上涨。
而现在,不管是房价,居民杠杆率,住房需求空间等等,都发生了重大改变,这就是所谓的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
从这个角度讲,这次楼市政策调整,目的就是防风险、保稳定。对楼市未来的变化,很多人心里有底,市场表现也淡定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