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地产头条-深圳房地产信息网

深圳[切换]

首页> 咚咚地产头条> 资讯 > 正文

成都调研:地价节节攀升,刚需买不买?

樱桃大房子 发布时间:2020.09.06 20:50:26
浏览:2936

2018年515调控之后,成都楼市有过半年冰封期,2018年年底到达底部,2019年迎来平稳期。


2020年1月初,我在写二线城市市场预判的时候,当时判断成都最困难的时候过去了。


随着调控的小幅放松,估计到2020年市场会继续回暖,小阳春可期。


一是因为成都的区域限购调控放松了,二是2018年调控已经过去一年多,很多人马上又有名额了。


最近有成都粉丝跟我说,看了之前预判的文章,发现很准,但是错过了机会!房子涨了几十万!




可能他也没想到,之后的疫情居然没有让房价再跌一轮,反而让房价涨了!


其实我之前写文章都说过,疫情顶多只是让需求延后,小阳春延后而已,但不会消失!


今年上半年宽松的信贷环境,成都楼市也强势回暖:地价节节攀升、新房万人摇号……


这一切又让人回想起三年前的时候,大家都很担心未来成都楼市是否会像2017年一样暴涨?!


在重庆调研之后,我们团队立刻赶赴成都实地踩盘,了解目前楼市的现状,为大家更好地分析接下来的走势。




在成都,曾经有一句约定俗称的话,西贵、南富、东穷、北乱。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成都已经进化成为大成都,东南西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8月房价地图丨安居客成都


以前成都的西贵主要指的是老城区青羊和武侯,两个区域现在都有各自的新城,而近年来武侯新城的风头明显盖过青羊新城。




武侯新区由于靠近市中心,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近年来众多品牌开发商入驻,纷纷打起了高端豪宅的口号,把其吹捧为继“金融城”、“攀成钢”之后的成都第三个“豪宅区”。


新盘目前有中粮瑞府、武侯金茂府、当代璞誉等,除了当代璞誉的价格偏低一些,中粮和金茂府低容积率、大平层,单价2.8万/平起,最低总价也要370万。


我回看了2018年去成都踩盘的报告,金茂府旁边的西派城当时卖1.58万/平,那时候听说金茂府就想卖3万,成都限价不允许。


2年过去,价格还是靠着地价硬生生提上来了,更没有价格优势了。


很多人还是不看好它的升值空间,所以销售说大部分都是买来自己住,基本没有投资客。


不过武侯新区的缺点也很明显,没有产业支撑,人气不足,关键城市面貌跟富人区还是匹配不上,一点都没有新城的气象,商业配套离豪宅居住区也有一段距离。


其次航线密集,隔一段时间就有听到飞机的声音,尽管销售一直强调房子隔音效果好,但家里不可能24小时关窗啊!




最后是高地价的问题,目前武侯新城的实际楼面价已经在1.7万平以上了,这个地价决定了开发商想赚钱只能走高端改善路线。


不过尴尬的是现在成都人买房首选的改善肯定是往南走,或者是配套更成熟的攀成钢。


所以武侯新城就显得不上不下,买家也是以周边的改善人群为主,目前在售的新盘去化都很一般,价格也不存在倒挂。



和武侯新区相比,攀成钢已是名副其实的富人区,起码人家的商业配套、学校在成都都是数一数二的。


尽管在开发过程中困难重重,不像金融城那样迅速崛起,但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在老成都人的心中,攀成钢是可以媲美金融城的存在。




这边的住宅早已上市并交付入住,进入二手市场。


其中仁恒滨河湾的地段,户型和品质都是最好的,霸占着区域王者的宝座,今年成交价已经突破4万了,而且继续保持着上涨的态势。


我记得2018年4月份调研的时候仁恒的最高成交价是3.4万/平。可见品质盘还是抗跌。


中介说,今年的市场整体成交量不如去年,疫情后消化了一部分购买力,进入七月后,看房的人开始变少了。


2018年成都调控后,攀成钢的房价回调了一点,但是2019年初就开始回暖,疫情后也没跌过,对比2019年,周边的二手房中洲中央城邦、绿地锦天府等都涨了3000元/平-5000元/平不等。



2019年



2020年


攀成钢的配套是数一数二的,城市面貌又新,比起金融城,很多老成都人更偏爱这里。


不过接下来商业才是攀成钢的重头戏,从图纸可以看到,攀成钢聚集了环球汇、乐天广场、环贸广场ICC、泰合国际财富中心以及很多甲级写字楼。




这边的中介告诉我,疫情后,攀成钢的商业建设明显加快,有些今年封顶,很快就可以入市了。


商业一旦整体交付后,这里将会成为成都最具价值的顶级豪宅区域之一。


继续往东南走就是三圣乡了,买不起攀成钢的人会选择三圣乡,所以这里的产品更偏向刚需或者刚改。




不过目前在售的只有德商锦江天玺一个盘,还是主打高端改善型豪宅,总价500多万起,销售说剩的不多,很快就清盘。


但陪同看房的小伙伴说,尽管锦江天玺的户型设计很吸引人,但理性告诉他们这个价位他们更愿意选择城南而不是这里。


毕竟长期来看,这里的升值空间肯定不如城南,如果不是有剪刀差不是特别建议投资这里。


我2018年看三圣乡板块,那时候刚需楼盘价格精装才1.5万/平,二手房大概2万。


两年过去,很多新盘价格涨了,二手房有点小跌,但今年成交很活跃,因为这个版块已经很成熟了,次新房比较成片,面貌不错,位置也不偏,地铁直达天府广场,往南到金融城也不远。


当然也还是有的新盘倒挂很明显。


7月份,大面的凯德卓锦万黛摇号,在首日报名的15小时内,报名人数已经超三万,普通资格的中签率仅为0.48%。


能吸引这么多人摇号除了和二手房有巨大的剪刀差之外,在今年2月份,凯德旁边的地块被隆基泰和以11000元/平米楼面地价拿下,溢价率达96%。




而凯德这个项目清水单价约10394元/平米,甚至还没地价高,明眼人都知道买到即赚到了。


所以说推高地价真是个炒热楼市的好办法,催促成都市民赶紧上车。




接下来就到了今年大热的龙泉驿。


龙泉驿有两个利好,其一是成都城市发展战略把东进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其二是十陵和东安新城明年将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区域内的华润置地未来之城和电建铭悦府单价都超2万了,不过有了大运会的加持,这里的新盘销量不错,打不中新盘的投资客也会选择这里。


目前周边都是荒地,配套比较缺乏,自住暂时还不方便。但这里毕竟是三四环之间,地段也算不错的,而且有地铁,去春熙路、天府广场都很方便。




很多投资客买这里,都是因为大运会,觉得大运会能够提升龙泉驿的城市面貌,从而拉升起房价。


提升城市面貌这个是当然的,但是对房价的拉升,最关键是取决于成都的东进战略,能不能持续下去。


比如深圳的龙岗区也办过大运会,城市面貌确实提升了很多,也搞过东进战略,但搞了几年换了领导东进又凉凉了,改为西进了,结果就是龙岗的房价涨幅远远跑输西部。


所以长期的升值还是看城市规划。


但我觉得对成都东部来说,大运会是一个锦上添花的炒作题材,而成都的东进问题应该不大,虽然东边有山,但是距离到龙泉山脉的地方开发完毕还要很多年,能把这些空地开发好也差不多了。


而北边改造太难了,所以这次我们也没去跑盘,因为不看好,西边呢有机场,大家也不爱,成都把南边和东边发展起来就差不多了。


但你要说东边和南边让我优先选一个的话,我会更钟情于南边。




第二天我们就开始往南走了,先看了高新南区的二手房。




高新南区是成都城市面貌最好、生活配套最齐全、产业最集中、购房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当然房价也是成都房价最高的区域之一,区域内新房不多,主要以二手房为主。


选了几家中介店,和中介们聊天中得知,目前金融城、大源的二手房成交量虽然不及前两年,但是疫情后也在慢慢回暖,价格不断在微涨中,涨幅不大。





(经过前两年的横盘回调后,西派国际再次冲破4万单价)


成交还是以奥克斯广场为代表的低总价房子为主,总价高的大户型不是那么好卖。


而且现在买二手房的都是刚需客为主,他们几乎没有遇到投资客,大家都跑去摇号了。


而高新区的新盘主要集中在新川区域,即将开盘的有中建天府公馆,开盘价格大概在2万/平,这个盘估计又是万人摇,因为倒挂太多了。


跟2年前比倒是没涨多少,我记得2018年融创香璟台卖精装1.5万/平,那时候周边二手房就卖2.7万了。



(图中黄色为住宅用地,紫色为工业用地)


值得一提的是,渝太地产7月份在新川拍了一块地,楼面价就到了20700元/平,而中建天府公馆目前才卖2万,傻子都明白了。



很多人都知道,前几年成都提出来“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


其实每个城市都希望区域能够更均匀的发展,但现实不可能,总会分个高低等级,成都也是优先东进和南拓。


那是东部新区还是天府新区?谁会在未来脱颖而出?


在这里我不想去争论一个结果,我们只需知道,东部新区是今年5月份才正式挂牌,整体的规划也才刚刚出炉,即便将来真的发展起来也是十几年后的事情了,但一个新区要发展起来,需要的成本太大了,你南边都快成型了,哪来那么多高端产业再引到东部去?


如果一个还没有成熟的新区价格就已经2万了,和一个已经成熟的新区价格2万,你会选哪里呢?


答案肯定是后者,同样的价格,说明前者透支了!所以在选择时,一定要看价格对比。


天府新区主打公园城市的概念,各种城市化建设都是最先进的,和东部的荒地相比,天府新区是如火如荼的开工建设中。


秦皇寺板块、天府公园周边是天府新区的CBD,目前西部还有大量的土地,开发较慢,东边的土地已经全部拍卖出去了,在售的新盘有秦皇帝锦,中海天府里即将发售,单价在2.2万以上。


蔚蓝卡地亚花园城,我前年去看时,当时新房清水价1.7万,二手房洋房、别墅价格还只有2.2万,现在成交价要3.5万了,升值幅度不小,这有点像股票中的茅台,大盘不涨它却涨的多。




目前天府新区的各种配套都还不是很完善,学校和医院都很一般。


一个新区慢慢成熟起来是需要时间的,等你完全成熟起来,也不是这个价了,新区买的都是未来。


除了高新区,我也是看好天府新区的,规划确实不错。


高新区因为新盘供给很少,二手房都是三四万了,后面买不起高新区的人只能往天府新区跑,毕竟很多好公司都在高新区,高收入人群也在南边,所以完全不用担心南边的前途和购买力。


而且更南更偏的兴隆湖,今年地价都已经1.7万了,将来新房只会越来越贵。



(天府新区核心价值板块示意图)


沿着天府大道往北走就是麓湖板块了,和我一起看房的小伙伴说,麓湖就是成都新的顶级富豪区,现在成都人都想拥有一套麓湖的房子。




离麓湖不远的是锦江生态带,这个区域离高新区不远,恒大天府半岛、川发天府上城、远大中央公园等一些新盘下半年陆续入市,重点是这几个新盘都有剪刀差,相信下半年再次掀起抢房热潮。


最后我们走了双流区的怡心湖板块,怡心湖是人工填出来的湖,这里不算热门板块,一般是摇不到号的刚需才会选择这里,所以去化速度也一般。


目前怡心湖区域的性价比不高,配套不是很完善,也不是重点发展的区域,将来升值肯定跑不过天府新区。




总体而言,成都楼市处于一个温热的状态


有剪刀差的新房基本上都会出现万人摇号,而以市场价顺销的新房也能慢慢地卖完。


另外核心区域的二手房是明显回暖了,比如高新区和攀成钢的次新房,在低价盘慢慢消化掉后,挂牌价上涨了,甚至出现一笋难求的局面。


而引起这种温热局面其实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


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地价过高,引起恐慌。


今年从5月开始,数场激烈而焦灼的土拍轮番上阵,看着节节攀升的地价,每一个关心成都楼市的人都在焦虑,毕竟地价就决定了房价。


据锐理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大成都土地整体成交楼面均价约为5156元/㎡,同比上涨约23.65%;其中住宅类用地平均成交楼面地价约为6317元/㎡,同比上涨约32.93%。




上述大部分土地的溢价率超过50%!


2020年后,低地价的“价格神盘”将逐渐消失,而2017年拿的高价地就会逐渐上市,这意味着新房和二手房的剪刀差也会越来越小,甚至消失。




根据四川乐居整理的信息,目前成都已有111宗万元地块。这里面超过1.5万的,就有24宗!而去年只有9宗。


一般来说,这些高价盘大部分都是走高端改善路线,基本和刚需无缘。




再加上目前成都限价也在放松了,开发商都在上调备案价,市场预期接下来的新房价格会越来越贵。


很多购房者打不到高性价比的新盘后,就把目光转移到二手房了,如果没有新盘倒挂的话,那还不如去二手房市场淘淘笋盘,学区次新房。


另外政策似乎也不像以往严格。


大家知道以前成都的限购比较复杂,很多限制,比如高新区和天府新区不是谁都能买。


但今年变相放松了限购。




另外,我们知道,在2018年5月15日,成都楼市限购政策升级,明确了“父母投靠成年子女入户的,不得作为单独家庭购房”的规定。


但最近,这个口子也松开了。


8月14日,成都市住建局宣布,如果父母投靠子女入户之后,再次将户口在成都市内进行了“全域迁移”,仍然具有单独家庭购房资格。


虽然这类人群不多,影响也不大,但也能看出来成都调控之心没有之前那么坚决了。


近期,成都连续两次被喊去中央开会了,引起坊间议论,于是成都要“升级房产调控政策”的谣言,在朋友圈散播。




后来官方也第一时间做了相关谣言的辟谣。


可见目前的楼市状态是政府比较满意的,还未到需要调控的那一步。


其次就是供需关系,房价的涨跌离不开供需,下图是成都2018年至今的新房供需关系图。



数据来源:四川中原地产


可以看出,成都整体供需关系还是比较均衡的,除了2018年末和2019年末明显的供大于求,其余的相差都不大,甚至有时供应量还有些紧张。



数据来源中成房业


虽然天府新区的新房供应量大,但去年底放松调控后,成交也是最活跃的,上半年的去化周期仅为八个月


新房供应量略微紧张也会导致价格微涨,市民垫垫脚也能买起房子,房子卖出去,开发商能赚钱,也就更乐于拍地了,土地也能涨价,皆大欢喜。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成都的成交量表现明显不及去年,特别是二手房大幅下滑,新房因为相对有价格优势,大家还是偏爱买新房。





但成都一年二手房成交量能上十万套,说明二手房的流动性还是不错的。


主要是成都二圈层内的新房供给量本身也不多,以存量房成交为主。


根据贝壳研究院的数据,成都二手房的流通性仅次于深圳。




成都的朋友也和我说了,他在麓湖旁边复地御香山的别墅上半年无人问津,这两个月中介开始频繁带人去看房了。


从链家提供的带看量来看,8月约34万人次的带看量,其实也并不少。


成都目前每年几十万人口的流入,作为一个西部大城来说,如果不是调控这么严格,成都城区的楼市供需基本面确实是具备上涨条件的,虽然从情理来说,我也不希望涨。


但除非是政策特意为之,或者大量供地,不然一座城市的房价也不可能永远被压住,毕竟货币在贬值,人口在流入。


以长期我还是看好成都楼市的,比重庆的潜力大多了,因为成都卖地非常节制,不像重庆大量供地,价格肯定很难涨。



最后聊聊我对成都和重庆不同的观感吧。


我这次观察到,房子依然是成都市民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无论是都市白领还是餐馆老板,说起房子,大家嗨点立刻被点燃,和重庆市民给我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成都、重庆,曾经还是一家人,在语言和历史上、饮食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惟独在楼市上,这两座城市有着完全不一样的表现。


在2013年之前,重庆和成都的供应量是相似的,但是后来就走出了两条完全不一样的道路,供应量的天差地别是这两座城市房价分道扬镳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重庆,大多数人都比较安乐,注重生活。


而成都却和深圳莫名的相似,吃饭走路,你都会听到周围的人在讨论如何打新,怎么弄名额。


和我一起看房的小伙伴们,尽管大家很早就上车了,但是依旧焦虑万分,天天都在谈论地王、工资跑不赢房价、自己的房子会不会跑输大盘之类的……


在成都只有一套住房的人太焦虑了,大家的目标就是要置换一套大平层,然后再买另一套用来投资,才能稍微缓和内心的焦虑。


房事是普通老百姓的人生大事,很明显,成都人和重庆人的状态完全不一样。


当然有的人如果换个角度去看,会说成都的人有上进心,重庆的人安于现状,反正看你怎么理解了,每个人对生活的追求不同,这个本无可厚非,我觉得只要自己快乐就好。


这种城市生活状态的不同,结果也会不同。


就是成都本地人就会热衷于买房,只要政策稍微放松,房价就很容易躁动。


而重庆呢,外地投资客喜欢傻乎乎的冲着便宜去买,本地人无动于衷,结果一买后好几年都是低迷期。


成都最近2次请去开会,说明已经在警告中了,所以成都自己对房价也会控制的,不至于让房价大涨,这点大家可以放心,如果真的涨多了,肯定也会再收紧的。


但对刚需来说,没必要等涨了后再等调控后回调去买,这个过程太长了,你买来住的话也等不起,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尽早上车。


最后,本次成都调研感谢@Jamie@hz张军@阿爽@张福华@马亦繁@浚哲爸爸@Tina谭淇予。


大成都的热情我全收下啦!飞吻飞吻飞吻❤️❤️❤️


宏观调控 深圳要闻 房价

分享:

相关阅读

深圳房地产信息网

电话:83592095(新房广告业务)/ 83592095(二手房业务)/ 83680819(地图业务)/ 83592095(家居装修业务)

18320887519(保障房业务)/ 83592095(城市更新业务)/ 83592095(品牌合作)/ 83592095(其他)

传真:83680527   

法务部 座机:0755-83684400 邮箱:yituzx@163.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道天安社区泰然四路66号泰然立城A座12-14楼

深圳市咚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10090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760号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

手机找房服务APP

手机找房服务APP

咚咚找房公众号

咚咚找房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