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止,鸡娃不休)
在中国,总有一群充满危机意识的中年人,与其说给娃打鸡血,倒不如说像打了鸡血似的养娃:买天价学区、拼命给孩子报班
特别是一线、新一线、强省会城市中,人口聚集度大,社会竞争激烈,教育财政支出比例大,由此催生了一批全国最强鸡娃城市。
可哪座城市鸡娃强度最大?珊瑚虫的《全国20城基础教育投入度排名》就能解答!
这样一份涵盖顶级学区价格、居民教育消费情况、教育企业数量、中小学及教师数量、教育财政支出等各项指标的榜单显示,中国最强鸡娃城市自然是北京无疑。
令人讶异的是,深圳有一项指标,全国第一,秒杀北上广!
(查看具体得分项及标准,请扫描上述二维码)
深圳坐拥3万家教育企业,全国第一!
深圳素以公办教育资源紧张声名昭著,其实深圳的校外教育企业数量却是全国第一,达到3.2万家,比排名第二的大重庆多一倍有余!更是秒杀同为一线城市的北京、上海、广州。
(扫码看原始数据)
真要说鸡娃,没经历过学而思,没经历过新东方,没经历过奥数培训班的家长,那只能算是鸡娃圈初级学员。
似乎只有经历过校外培训班的锤炼,才能让中年人在鸡娃的道路上,有领先放养娃的底气,这一点放在竞争意识强烈的深圳人身上特别适用。
“35岁还没立足,就要滚出深圳”的焦虑感压迫着深圳中年人,将压力传递给下一代。深圳娃将要接受的,是全国力度最强的课外学业培训与指导。
课堂减负,校外增负。深圳每万人拥有的教育企业数量,达到近25家/万人!每1万人,就有25家教育企业可供鸡娃,这是多么壮观的场景。
此外,20城中,教育企业数量超过了1万+的城市有7个,按次排序是深圳、重庆、北京、苏州、上海、杭州、广州。
可每万人拥有的教育企业数量上,除了深圳全国第一,只有苏州和杭州超过了10家/万人!南京也很接近,超过9家/万人。
上有深圳,下有苏杭。历史上江南地区本就是教育事业繁盛之地,私塾遍地。苏杭宁三城家长的鸡娃实力不容小觑。
中国鸡娃火力最强的家长,是南京人!
都说报培训班挺花钱,可论鸡娃的金钱付出,顶级学区才是沉重的负担。
(扫码看原始数据)
在20城的顶级学区价格上,按次排序,北京(19.8万/㎡)、深圳(16.1万/㎡)、上海(14.5万/㎡)三城远远甩开后位者N个身位,深圳是全国老二。
值得注意的是,排名第四的南京,顶级学区价格也能破10万/㎡,比排名第五的广州都要高!
重点是,南京的公办中小学数量,甚至比深圳还要少,“徽京”不愧是中国教育强省江苏省会。
杭州、天津的顶级学区价格,是下一梯队,也不低,均超过9万/㎡。杭州实力强劲情有可原,天津则是以211录取率全国第三,985录取率全国第一,拿下北方众多鸡娃家长。
再说说20城的教育CPI,也就是居民教育类物价环比上一年的增幅。
京沪双雄(上涨6.9%)领衔自在情理之中,毕竟集中了全国最优势、最顶级的教育资源。深圳这一项上排名第五(上涨3.6%),分列三、四位的居然是合肥、南京(还是南京),江南地区果然有鸡娃传统!
居民教育消费支出上,南京家长实力强劲。鸡娃的教育开支,竟然能占到消费总支出的17.52%!相当于有5块钱,就有1块钱投入到娃身上。再加上南京破10万/㎡的学区价格,中国最努力鸡娃的家长,居然是南京人!
深圳校均有123位专任教师,全国第一!
帝都北京和江浙沪城市的教育确实很强,深圳却经常因为学区少而被诟病。一线城市中,深圳公办中小学的数量最少,只有734所,甚至在20城中排名倒数第四!
(扫码看原始数据)
深圳还有一项数值其实是全国第一,那就是校均专任教师数,深圳达到了123位教师/校。第二名的苏州为101位教师/校。
不过综合来看,深圳与苏州的情况类似,均是由于公办中小学数量少,分别只有734所、724所公办中小学,导致校均专任教师数量多。
像专任教师数量突破10万人的城市,按次排序为,重庆(24万人)、北京(12万人)、上海(11万人)、成都(10万人)、广州(10万人)。深圳再次之,达到9万人。
除了一线城市,川渝地区倒是巴适得很,成为教育从业人员的乐土。
更愿意出大价钱建设学校、改善老师工作生活条件的,还是江浙沪城市。
20城的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占比排前几位的杭州、南京,占比分别达到18.62%、17.43%。政府一年花10块钱,有接近2块钱给了教育事业,江南地区鸡娃水平能不高嘛!
放眼全国鸡娃之城,深圳任重而道远。让家长欣慰让娃发慌的是,近年深圳不断引进更高水平的教育人才、建设新的学校,很快深圳鸡娃的城市实力,又将提升一大档次!
(理塘娃变深圳娃,只需要一次课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