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地产头条-深圳房地产信息网

深圳[切换]

首页> 咚咚地产头条> 观点 > 正文

当前楼市的核心问题和“止跌回稳”的展望

李宇嘉 地产 发布时间:2025.01.06 09:14:42
浏览:5498

1


2025年,大家很关心楼市的走向。


过去的2024年,各方拼尽全力,楼市显现“止跌回稳”的趋势!


近期各种总结,一个“涨”字,支撑涨的因素是什么?


一是,门槛降到史无前例的低位,包括首付、利率、税费,以及限购松绑;


二是,很多城市的二手房价回到2017年左右的水平。


当购房门槛和房价“双低”的时候,对刚需、刚改集中的热点城市来说,意味着“需求开闸”的效果。所以,我们看到,不仅二手房交易量来到3-4年来的最高位,而且二手房再次超过新房。


  • 上海,二手房交易量从新房的2倍(2023年),上升到新房的4倍


  • 广州,二手房交易占住宅交易的比重,从2022年的51%上升到59%


  • 深圳,二手房交易占住宅交易的比重,从2022年的39%上升到59%



刚需在二手房市场“上车”,带动新房改善,这是个良好的的逻辑,但实际情况比想象的复杂。市场持续调整三年,导致下跌预期,二手房“卖盘”压力大,各地挂牌量都在高位,比如重庆在30万套左右,上海、杭州、武汉、郑州等在20万套以上,广州、深圳在10万套以上。


这导致,二手房价格一直在下跌。


于是,相比新房,二手房在价格上形成了巨大优势!


比如,2024年广州新房均价为3.6万元/平米,二手房价格仅为2.7万元/平米。考虑到当前大环境,“价格敏感”是需求的第一大特征。于是,不难理解2024年各地二手房交易“井喷”了。



广深地区,前期人口流入多,存量在售新盘规模大,刚需和刚改仍是购房主体。高品质改善还是“小众”。2024年,广州成交的TOP10新盘,总价位200-400万的占比80%;深圳成交的TOP10新盘中,单价3-4万/平米的有4个,4-5万/平米的有5个,超过6万/平米的只有1个。


改善型需求在崛起,但当卖盘竞争压力非常大时,“卖一买一”的改善型需求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房子能卖得掉”。于是,即便交易反弹幅度最大的深圳,二手房挂牌量还在攀升。深圳最大中介乐有家数据显示,挂牌量升至12.6万套,成交周期达到225天,比年初增长了43天。


于是,有了贯穿全年的二手房业主“竞争出货”!


2


这种竞争,在热点城市的郊区,厮杀得更加激烈!


这也是最重大的结构性变化!


以广州为例,中心区、近郊、远郊土地供应结构从2020年是“7%:26%:67%”逆转到2023年的“35%:27%:38%”。这种土地供给的结构性大腾挪,叠加新增的新房项目供给侧改革——“高品质化”(得房率高、配套优质),品质改善需求回归主城或靠近主城的近郊,导致什么呢?


那就是,过去供地长期集中在近郊和远郊的模式下,一方面近年来该区域市场调整比较激烈(包括房价),“次新房”挂牌量大;另一方面,在售、在建库存量大,部分已不符合需求了。而且,在售、在未售建的这部分“旧库存”新房,也面临着“次新房”二手挂牌的激烈竞争。


由此,价格降幅明显、有交付优势的二手房,自然比“旧库存”的新房更受欢迎,再加上所谓的大环境因素影响,远郊和近郊的二手住房成交量比较大,且同比增长幅度也更大。



于是,外来人口、刚需人群、刚改人群,成为了这一轮楼市企稳的主体!


这可能是广深等珠三角地区的一大特征,即前面十几年流入了大量外来人口多,但购房能力有限;前期刚需群体多,近期刚改需求在崛起。这一轮“低位房价+优惠政策”的助推下,轰轰烈烈的上车、置换行动开启了。不过,需求更多发在外围区域,低价的新房或低价的二手住房。


外围的新房也是如此!


基本逻辑是:


  • 二手住房巨大的卖盘压力,“次新房”挂牌的同质化竞争,新房同样在促销;


  • 开发商在“保交付”和自救的压力下,清货的策略十分坚定;


  • 外围限购政策松绑,短至1年,广州甚至彻底退出限购,还开启了购房落户。


于是,外围新盘成了全市新房成交的主体(见下图)。但是,由于二手房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外围新盘属于不受待见的“旧库存”,即便有价格优势、政策优势,但成交量却下降了。


3


回到中心区,又是另外一番场景!


二手住房方面,中心区多为学wei型的“老房子、小房子”


新房方面,长期以来中心区和靠近中心区的近郊(白云、番禺)土地供给少,以存量房交易为主,但普遍存在户型和设计老旧的问题,积累了一大批改善的潜力需求。2023年以来,中心区增加的项目,普遍为性价比高的“新一代住宅”,迎合品质改善需求转向中心区的时代。


可见,中心区新房和二手房各有各的优势和群体。


大家看上图,中心区的新房卖的好,同比增幅都在20%左右,单盘平均去化率在30%-40%。这是供给适应需求的良好开端,也是2024年广州楼市的最大看点。


甚至可以说,卖旧买新(中心区新盘)的循环在中心区是很显著的。


不过,这个需求体量有点小!



单方面推动的供给侧改革,在中心区实现了放量供应。2024年全年,广州一共卖了49宗宅地,尽管相比2023年缩水,但在“建筑新规+品质改善”的加持下,主要集中在中心区域,叠加今年未入市的项目,未来中心区供应会形成扎堆儿效应,2025年仅海珠区就有20多个新盘在售。


总结一下:


  • 新房和二手房卖盘压力都较大,很多二手卖盘并非置换,很多新房卖盘都是亟待去化的“旧库存”。


  • “优惠政策+低位房价”,助推刚需和刚改入市,加上中心区高品质新房项目的带动效应,这是2024年市场上涨的主要逻辑。


  • 中心区品质改善是一大靓点,带动了置换购房的循环,但销售体量小,未来中心区品质改善将放量供应,能否带动市场,尚待观察。


  • 收入、就业和预期等基本面的影响仍在发酵;同时,作为长周期的人口因素(结婚率、出生率等)开始显现其影响,对有效需求冲击较大。


  • 2024年四季度,全国和热点城市新房、二手房同环比实现正增长,“止跌回稳”的迹象显现,但还需要一鼓作气。


4


过去房屋短缺时期,房地产供需结构比较简单:


  • 城镇化带动的刚需是需求主体

  • 新房是购房主体

  • 开发商是房屋供给的主体

  • 新增土地是土地供给主体

  • 居民加杠杆的意愿较为强烈

  • 对房价和行业的预期比较一致


同时,单边上涨符合各方利益。比如,城镇化和房地产带来的地方政府增长诉求,地产繁荣带来的金融机构业绩诉求,买房人购房带来的资产增值诉求,高周转带来的开发商盈利诉求。


这几个“诉求”加总起来,就是房地产的单边上涨。


因此,面对市场下行,单维度的调控松绑,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这也导致调控政策的惯性,即不断释放购房利好信息,不断降门槛、降成本。一轮不行,就再来一轮,一年不行就两年。


大家一致认为,市场最终会好起来。


这种模式已植入决策的基因里!


但这一轮回调周期中,供需两端出现了巨大变化:


供给端:新房、二手房以及租赁房源都是供应,二手房和租赁供应难以掌握。这几年,推进“租购并举”及“房住不炒”落地后,二手房和租赁供应放量,比如形式多样但未被掌握的长租公寓,正在成为分流需求的一支力量。


需求端:除了上面讲的二手房需求以外,很多开始转向租赁,甚至是长租。比如,深圳首次购房接近40岁了。



这意味着,买房在往后推!


当住房的供给和需求发生巨大的改变,比如供给主体多元,需求类型多元,实现逻辑多元且复杂:


从租到租(长租),从租到买,从二手房到新房的循环、从刚需到改善的循环、从封闭的配售房到开放的商品房,简单的需求转化逻辑易于理解,但受行业(供求关系)和行业之外(基本面)因素的影响较大,供需转化涉及到的环节和问题多而复杂,实际效果很难评估。


2024年,传统纾困政策还有巨大的松绑空间,也产生出了巨大的需求释放效应。从广州、深圳的数据来看,效果非常明显。但由于上面讲的逻辑,2024年以传统政策存在窗口期较短的问题。


站在2025年伊始,传统逻辑下的纾困政策应出尽。


2025年,要实现“止跌回稳”,要同时做几件事情:


一是,继续推进产品升级,即“好房子”和品质改善型的供给侧改革。


二是,继续推进“从租房到买房”的潜力需求转化。即将潜在需求转向现实需求。


还不止于此,还需要推进配套的改革:比如“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降低生育、养育、教育的成本,还需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让飘在上空的外来人口稳定下来,扎稳下来,还需要加强社会保障补短板的工作。这既是培育潜在的需求,也是住房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三是,大力推进“以旧换新”,让住房置换的循环链条畅通起来。从2024年热点城市是数据看,这个循环只在局部区域、局部市场有效果。


四是,寻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市场相得益彰(而不是冲击市场)的模式。


五是,增量政策能有效落地,包括城中村改造,收储、收购存量土地和房屋。存量库存的问题解决了,市场止跌回稳的基础更加扎实。


深圳 宏观分析

分享:

相关阅读

深圳房地产信息网

电话:83592095(新房广告业务)/ 83592095(二手房业务)/ 83680819(地图业务)/ 83468529(家居装修业务)

18320887519(保障房业务)/ 83591626(城市更新业务)/ 25327824(品牌合作)/ 83684400(其他)

传真:83680527   

法务部 座机:0755-83684400 邮箱:yituzx@163.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道天安社区泰然四路66号泰然立城A座12-14楼

深圳市咚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10090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760号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

手机找房服务APP

手机找房服务APP

咚咚找房公众号

咚咚找房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