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地产头条-深圳房地产信息网

深圳[切换]

首页> 咚咚地产头条> 资讯 > 正文

“买人才房,我被骗了150万”

资讯中心 媒体 发布时间:2025.04.18 11:07:33
浏览:2466

150万竟换来一张假的深圳人才房“房票”?


近日,深圳一起人才房骗局被曝光,购房者本欲借助“特殊渠道”实现安居梦想,却不料陷入精心设计的陷阱,最终房财两失。

 

这起案件共有46名购房客联合报案,不少人被骗取超百万元,涉案总金额超亿元。

 

图源:网络


据了解,购房客杨欣欣(化名)经人介绍,结识了中益控股有限公司的业务员。

 

该公司利用“深圳市企业创新发展促进会会长单位”的身份,宣称拥有办理人才证书的特殊渠道以及优质人才房房源,有办法让其用5-6折买人才房。

 

杨欣欣信以为真,缴纳了150万后“被认定”为深圳市后备级人才。


结果,2024年年底,杨欣欣等待选房通知时,发现房子“消失”,人才证书极可能是假的,于是今年1月在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派出所报警。


事后,深圳市企业创新发展促进会公告称,从未开展相关事务,并罢免涉事会长职务、开除涉事公司会员资格。

 

如今,该案件已立案并移交检察院,公司负责人黄立已被采取强制措施,但钱财却难以追回。

 

150万的“人才房梦碎”

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随着该案件的深入调查,这场骗局的操作模式也被曝光,不得不说环环相扣,很容易就让人信以为真。

 

一、利用政策信息差,虚构“特殊渠道”


涉事公司中益控股,宣称能通过“特殊渠道”办理人才证书、获取优质人才房房源,主要还是利用购房者对人才房政策的不了解,同时打着深圳市企业创新发展促进会会长单位的旗号,削弱购房者的警惕。


杨欣欣一开始也对此心存疑虑,但在去年3月和家人前往对方办公现场,看到这一“官方背景”展示,心里便开始松动。


对方也强调,其是促进会下面的承办公司,也和深圳国际人才交流中心签约了,主要就是做人才认证的。


二、“包装”人才资格,伪造资质漏洞

 

2024年3月,深圳南山区科技园某写字楼内,杨欣欣(化名)第三次见到中益控股业务员。

 

对方递来的《深圳市后备级人才认定材料清单》上,“大专学历即可申请”的条款让她心跳加速。

 

正常流程中,深圳后备级人才需在专业领域有突出成就,如获得省厅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或担任国家级项目负责人。


但业务员轻描淡写地表示:“我们有特殊渠道,大中专学历,一般包装成非遗传承人或工艺美术大师;高层次的人才,买专利、找枪手代写论文也能搞定。”

 

并且承诺交付资金后,1个月左右可查询证书,6-8个月完成办理。


当然,或许是鉴于心虚,业务员也表示包装资格,因为有点“灰色”,因此还需要保密。

 

此前,杨欣欣也在中益控股电脑上看到电子版人才证书,但自己查时却查不到。

 

业务员解释:“这需要内部网络”。直到案发,她才发现所谓证书竟是PS伪造。

 

而所谓的特殊渠道,其实就是中益控股通过“虚构劳动关系+伪造社保记录+PS证书”的组合拳,将普通购房者包装成“高端人才”。


三、虚假房源的“致命诱惑”

 

当然,单单就人才证书,还不如以完全打消购房客的疑虑。


为了取信购房者,业务员甚至带他们“实地考察”空置房源。


据了解,业务员曾信誓旦旦:“我们和住建局有内部合作,深圳湾1号、华润城等豪宅项目都有保留人才房,单价5.5万/㎡,市场价可是15万!”


图源:网络


她展示的房源清单显示,南山区某楼盘120㎡户型总价仅660万,而同期链家数据显示该小区二手房均价达11.8万/㎡。

 

众所周知,按照深圳政策,人才房面积严格限制在90㎡以下,且购买满十年方可交易。

 

但中益控股却伪造《深圳市人才住房房源清单》,将普通商品房和别墅标注为“政府预留的内部指标”,并搭配内部文件增强可信度。

 

对方还宣称:“要什么小区的房子,他们能帮忙搞到人才指标”。


即只要办了人才证书,一些不是人才房的也可以低价买到。且房产证直接办红本,随时能卖。

 

杨欣欣心仪的100㎡房源,与周边二手房房价就有5.5万/平的价差,这也使其无法抗拒。

 

当然,在上面各种操作中,打消购房客怀疑的最重要一步,便是有官方背书的“障眼法”。

 

在深圳市企业创新发展促进会共用办公场地,前台悬挂两块招牌,业务员张口闭口“我们是促进会合作单位”,甚至带客户参观“官方认证”的办公环境,实则是临时租的场地,让购房者误以为其具备官方背景。

 

另外,宣称与住建局、人社局有“内部合作”,甚至伪造“深圳国际人才交流中心”的合作协议,通过模糊政府机构名称降低警惕性。

 

“资金收割术”

环环相扣的

 

据购房客表示,办证与买房绑定,首笔款项高达房款总额30%-50%,美其名曰“包含办证费用”。

 

很多人办了证之后其实就很难不继续下去了,而接下来等待购房客的就是连环套吸金。


一方面是首付分期的“甜蜜陷阱”。

 

杨欣欣需先支付房款的30%(约200万)作为“办证费+定金”,剩余70%由中益控股垫资,利息3%。

 

但合同条款暗藏玄机:若6个月内未完成网签,200万将作为违约金没收。

 

且在实际操作中,垫资款并未用于购房,而是通过13层转账流入境外账户,形成“资金池”。

 

另一方面是房抵贷的“死亡循环”。

 

业务员承诺,购房后可通过房产抵押贷款偿还垫资款。

 

但实际操作中,银行评估价仅为合同价的50%,购房者需自行补足差额,最终陷入“以贷养贷”深渊。

 

且伪造《银行贷款审批函》,诱导购房客签署空白文件,后续擅自提高贷款利率或延长还款期限。

 

到了履约阶段,对方会以“住建局系统升级”、“房源指标调整”等理由拖延网签。

 

值得一提的是,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中益控股实控人张国聪变更为国投国际,持股比例从90%骤降至0.01%,完成风险转移。

 

2025年1月,负责人黄立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后,公司迅速注销,办公场地人去楼空,仅追回12%涉案资金。


骗局曝光,但房财两空

普通人该如何防范?

 

中益控股骗局虽已被曝光,但购房客注定是房财两空了。

 

对于人才房诈骗,其实也不算个例,近几年还是有不少人上当。

 

例如2023年11月初,深圳龙华区龙城所辖区,有市民被虚构“暗箱操作购买人才房”诱骗,将几十万转入对方账户。

 

在抖音平台上,也曾流传深圳湾某豪宅项目骗局,骗子宣传该项目有“内部保留人才房”交纳“喝茶费”后可半价购房。

 

很多人被“低价购入豪宅”的诱惑吸引,最终骗子失联,众多购房客血本无归。

 

这些案例中,骗子惯用“特殊渠道”“内部指标”话术,利用购房客对政策的不理解以及贪便宜心理,屡屡得手。

 

那么,购房客该如何避免人才房陷阱?

 

1. 核实渠道,拒绝“特殊”:人才房等政策房申请,务必通过政府官方渠道了解标准与流程,切勿轻信“内部渠道”“特殊关系”。

 

警惕“零门槛办理”“低价购房”“快速办证”等宣传,真正的人才房需满足严格的申请条件。

 

2. 了解政策,避免盲从:充分研究房产政策细节,如人才房面积限制、交易规则等,不被明显违背政策的“承诺”迷惑。

 

通过“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官网”或“i深圳”APP查询人才房房源信息。

 

3. 警惕低价诱惑,理性判断:低于市场价过多的“优惠”,极可能是陷阱。涉及大额资金支出,务必保持清醒,多方核实。

 

坚持将款项转入政府监管账户,拒绝支付至个人账户或第三方公司。


深圳要闻

分享:

相关阅读

深圳房地产信息网

电话:83592095(新房广告业务)/ 83592095(二手房业务)/ 83680819(地图业务)/ 83592095(家居装修业务)

18320887519(保障房业务)/ 83592095(城市更新业务)/ 83592095(品牌合作)/ 83592095(其他)

传真:83680527   

法务部 座机:0755-83684400 邮箱:yituzx@163.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道天安社区泰然四路66号泰然立城A座12-14楼

深圳市咚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10090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760号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

手机找房服务APP

手机找房服务APP

咚咚找房公众号

咚咚找房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