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地产头条-深圳房地产信息网

深圳[切换]

首页> 咚咚地产头条> 产业空间 > 正文

超260万家,增长10万户以上!

产业快讯 发布时间:2025.05.22 12:02:05
浏览:1080

“以前申报政策像‘开盲盒’

要翻遍文件找门槛、算额度

现在政策直接‘找上门’”


碧辟小桔新能源政府事务专员程凌强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深圳服务”赞叹不已,在政务云平台仅需上传2份佐证文件和1份承诺书,系统便可实时审核申请条件,自动反馈可申领金额,如审核不通过,系统也会详细告知原因,企业可随时修改再次申报。


作为“民营经济第一城”,深圳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市场环境,持续加大民营经济发展要素支持力度,全方位深层次打造高水平营商环境,助力企业从无到有、从0到1、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创新发展。2024年,全市民营企业数量超260万家、增长10万户以上,7家深圳民企入围世界500强、27家上榜中国民企500强、40家成为广东省民企100强。


政府精准服务

企业轻装上阵


首创音视频“双录”电子签名模式,外资企业商事登记全程网办;


全省首个推出的“执法监督码”,为商事主体赋予“保护码”;


落地2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新增51个事项“免申即享”,全市100%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深圳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迭代推出千余条改革举措,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今年3月,深圳营商环境再迭代,正式发布深圳市2025年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3个工作方案,提出80项重点任务促进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


不仅如此,深圳关注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共服务需求。我市发布的《企业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大编目》,涵盖了综合服务平台、开办企业、产业空间、市政公用服务、人力资源和人才服务、融资服务、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等13个关键环节和领域,助力企业快速、精准地获取所需资源。


一边精准服务,一边无事不扰。深圳升级“随信综合查”模式——对信用好、风险低的企业“无事不扰”,跨部门检查“一次搞定”。全市企业迎检频次压减39%,相当于每100次检查融合减少39次。此外,深圳已在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大鹏新区试行“扫码入企”,遇到不规范检查,企业可扫码反馈。


“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对很多企业家来说

深圳是企业健康发展

企业家健康成长的沃土

深圳也以持续优化的政务服务

让企业家们吃下“定心丸”


2024年,我市全年新增经营主体56万户,总数超440万户,总量和创业密度稳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境内外上市公司达57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47万家、专精特新企业达1.08万家,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创新企业开天辟地、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开辟市场空间

创新产业生态

“投资深圳,我们很放心!”


3月19日至21日,深圳面向民间资本连续举办四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路演推介会,24个项目涵盖能源、交通、水务三大领域,总投资规模约2000亿元。超150家业内民营企业以及银行机构、投资机构、咨询机构等参与热情高涨,现场超50家机构递交了合作意向。


“深圳着力构建‘政策引导-市场驱动-机制创新’的投融资新生态。”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许云飞表示,作为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城市,深圳通过创新收益共享机制、健全风险分担体系、优化要素保障政策,已形成预期收益稳定、风险管控有效、参与路径多元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为民间资本进入重大基础设施领域开辟了广阔空间。


产业生态的构建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直接决定着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深圳的企业可以在1.5小时路程内,找到从产品研发、设计、做出样品再到批量生产的全链条产业配套,1周内可完成从产品原型到产品再到小批量生产的过程。深圳“速度”的造就得益于产业集群的融合集聚,以及高效协同的产业生态。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深圳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要求,从破除市场准入壁垒、优化市场监管、解决商业纠纷、完善破产退出等方面,为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法治保障。


深圳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产业领域首创性地方法规,面向新兴领域不断丰富拓展新的应用场景。深圳今年还将为新兴行业领域量身定制“沙盒监管”,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对入盒企业采取柔性监管措施,让入盒企业毫无保留地全力测试创新产品、服务与商业模式,心无旁骛地投身创新事业,尽情释放创新潜能。


拿真招 出实招 探新招

深圳各区多举措

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

民营经济促进法

正式施行之际

深圳各区

拿真招、出实招、探新招

促进民营经济

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

得到企业家积极响应


“民营经济促进法彰显了党和国家对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深圳为推动法律落地推出了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措施,让我们深受鼓舞,满怀信心。”宝安区新安街道工商联(商会)主席(会长)林填发说。


紧扣民企所需

打造特色服务体系


民营经济促进法为地方根据民企发展需求和产业特色,建立具有特色的民营企业服务体制机制,提供了法治保障和制度接口。深圳各区立足区域优势,为民营企业“量身定做”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体系,实现了政策协同,“组合拳”打出助企惠企合力。


光明定位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锚定“一城三区”总目标,区内民营经济发展与科研成果转化需求旺盛。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今年以来,光明打造具有光明科学城特色的企业服务体系,推出了“1234”企业服务一揽子举措。紧扣服务企业与科研机构产创融合这一主题,光明优化光明企业数字化服务2.0、光明“助企行”2.0两大线上线下支撑,强化“长期主义”的政策、空间、资金三大要素保障,做实找市场、找空间、找资金、找人才“四找”专项行动,让企业感受到了光明不一样的服务力度和贴心温度。


宝安是深圳的产业大区,企业总数超过52.7万户,其中民营企业占比高达98%,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针对区内中小微企业、初创企业多的特点,宝安区精心构建了“1+10+N”的民营经济服务机制,在1个区级、10个街道民营经济(企业)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产业园区服务赋能作用,在全区园区的党群服务中心设立N个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打通了服务中小企业“毛细血管”。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配备专业的工作团队,设置了法律咨询、财税记账、供需对接、人才招聘等一站式服务专区,覆盖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需求,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成长赋能。


引导产业转型

共谋民企升级路径


民营经济促进法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投资和创业,为民营企业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实现转型升级提供了法治指引。


20日,恩上湿地公园“云端企业驿站”,一场别开生面的“同心三宝”思想交流活动,吸引了众多企业家参加。


“通过发布‘场景清单’,盐田每年释放亿元级政府订单,为民营企业提供从技术验证到商业落地的完整闭环。”交流活动中,盐田区工商联的负责人向企业家介绍盐田开放海洋经济、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绿色经济等各领域场景,引导民营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各项举措,引得多名企业家现场拍板来深圳投资。


当下,“向海谋强”成为不少民营企业发展的共识,但是,外部因素的不确定性,让很多企业家“望洋兴叹”。日前,罗湖区挂牌成立了企业出海服务平台。该平台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及优势行业,组建涵盖金融、保险、物流、法律等领域的罗湖区企业出海服务联盟,提供市场评估、海外选址、合规经营等超100项专业服务。据了解,罗湖区企业出海服务平台首批将覆盖超1000家辖区重点企业,精准对接企业转型出海发展需求,围绕企业出海起航、远航、护航等环节提供全链条创新服务。


作为“创新之都”,深圳长期支持引导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经济韧性的重要生力军。


破解民企难题

创新驱动深化改革


“这是我们期盼已久的‘及时雨’,为我们提供了破产之外的新路径。” 福田区某科技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家企业近年受行业波动、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影响,发展已陷入困局,传统破产重整程序相对严格,一旦未能按期完成,企业将面临清算风险。福田企业重组服务中心的启用,为企业带来了转机。


今年,在市委金融办、深圳破产法庭指导下,福田在全国率先设立面向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的经济再生服务平台。福田企业重组服务中心整合咨询引导、协调联动、多元解纷等功能,通过改革整合了司法、金融、税务等多方资源,企业可在平台内实现“一站式”对接。无论企业选择重组还是重整,都可在平台上获得专业指导与资源支持,避免因程序复杂、信息缺失而错失转机。


企业重组服务中心的改革探索,实现了介入点前移,将处置节点从“病危抢救”前移至“亚健康干预”有助于在企业危机前期实现有效干预和主动修复。根据计划,福田企业重组服务中心将持续强化前端纾困功能,推动与司法程序有序衔接,助力企业尽快走出困境、重获新生。


设立福田企业重组服务中心,是深圳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缩影,也是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应有之义。作为“民营经济第一城”,深圳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围绕提高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效果,深圳正不断推动改革创新,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产业地产

分享:

相关阅读

深圳房地产信息网

电话:83592095(新房广告业务)/ 83592095(二手房业务)/ 83680819(地图业务)/ 83592095(家居装修业务)

18320887519(保障房业务)/ 83592095(城市更新业务)/ 83592095(品牌合作)/ 83592095(其他)

传真:83680527   

法务部 座机:0755-83684400 邮箱:yituzx@163.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道天安社区泰然四路66号泰然立城A座12-14楼

深圳市咚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10090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760号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

手机找房服务APP

手机找房服务APP

咚咚找房公众号

咚咚找房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