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上回一篇《2020年,惠州没有豪宅了?》发布后,大嘴一兄弟激动万分,马上给大嘴打了一通电话分享自己的看法。
对话太长,大嘴就不放了,唯独一句话,扎到了大嘴的心——
“说实话,现在的房子只要质量搞上去了,卖豪宅价我们也认了!”
这话让大嘴辗转难眠好几夜。
睡不着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现在的购房者,对于豪宅都这么没追求了吗?只要求一个质量好?
二是:只要质量好,就能算得上豪宅吗?
从而延伸出来的第三点,现在惠州质量好的房子,都那么少了吗?
还真别说,大家都知道的一个情况是:
这两年是史上房屋质量最差的日子。
光是前段时间震惊全国的质量问题事件:
号称“洋房之父”的某房企,在自己大本营的洋房项目交付时,因质量问题需要全部拆除重建!
截图于网络
拆除重建呀!
要知道,在地产行业里,楼盘质量出现问题需要进行整改的的确不少,但拆除重建的还真不多。
在此之前,需要拆除重建的项目,还是2019年长沙的新城国际花都和新华联梦想城两处楼盘,且这两个项目并非完全推倒重建,还只是针对存在问题的部门楼层。
而在这两年,大嘴了解到的事实是,惠州市场几乎每逢交楼必维权,部分维权必房闹?(详情可看《新惠州式业主维权!》)
大嘴一朋友今年收楼,因质量问题不愿签字。
在对比了同期交楼的其他项目后,因为“房屋问题”没有其他家严重,获得了心理安慰,默默认栽收楼。
还发了一条朋友圈: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与我内心同在呀!
当房子因“质量”问题而人设崩塌,别问敢不敢买房,应该是——
2020年,你敢收楼吗?
01
重庆某项目被曝质量问题
10栋洋房拆除重建
关于房屋质量,几乎没有一个楼盘是省心的,有些比较严重,有些则属于吹毛求疵。
且不论吹毛求疵的。7月中旬,重庆就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新闻:洋房还没交房成“危房”。
位于重庆南岸区的某项目,在业主验房时发现多处墙体明显开裂。从网上曝出的图片来看,有些楼体的裂痕甚至贯穿了整栋楼,裂缝的宽度甚至能容下一根手指。
图片来源于业主爆料
在此之前,相关部门在巡查时,就发现了该项目洋房地基出现沉降现象,并下发了整改通知书。
然而,直到7月18日的调查结果显示:楼栋基础处于持续下沉状态,沉降未达到稳定状态,房屋出现结构裂缝及部分指标超出规范要求。
不仅有缝,还在下沉。
于是,“本着对市民生命财产负责的态度,住建部门要求整体涉事楼栋全部拆除重建”的处理结果便出来了。
十栋楼重建,在整个房地产史上几乎是头一次。房屋质量的关注度也由此事上升到顶峰。
当然故事的结果,是开发商为彻底消除安全隐患,让业主安心,决定拿出10多个亿全部返工重建。
但并非所有房屋质量问题,都可以“推倒重建”。
如地面空鼓、外墙渗水、墙体裂开的一些常见房屋质量问题,就只能进行简单的修补,但往往在修补后,仍未能完全解决。
在惠州交楼发现的房屋质量问题,也多为这样的状况。
02
外墙渗水、地面空鼓
2020年,惠州业主收楼难?
大嘴一朋友,购买了马安某项目房子。在近期收楼的时候发现房子内部多达20+处空鼓,物业称将为其处理。
于是选择不先签字,等待维修。
但故事还没完。这几天的滂沱大雨,他留了个心眼,再度到房子去勘察。
果然!到了现场,他才发现除了墙、地面空鼓以外,外墙还渗水。
一时之间悲伤逆流成河,该兄弟直接责问项目物业。对方表示会在内部重新加一层防水层。
依大嘴经验,外墙渗水内部加防水层也只是治标不治本,不过二十多楼的高度,要做外墙修复也相对困难,总不能推倒重建吧?
同期还有另外三好友收楼。
一个买的水口某盘,房屋质量的问题,几乎每逢交楼必维权。
他亦早早地进入了小区维权业主群,多次到现场拉横幅;其间,上一波收楼的业主们也向他热情地讲述了自己维权经验
与上述楼盘不远的水口鹿江某盘,一好友在收楼时,因其房屋质量问题而被惊呆!
什么房屋漏水、墙体脱落、样样俱全。以他的话来说,就是“安全感碎了一地”。
同时维权之心酸,逢人必讲,如今已患上收楼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
凡论坛或新闻看到其购买的楼盘内容,马上评论吐槽;甚至是半夜睡梦中,因梦见收楼当日,而气得从梦中醒来
另一个在听说了上述三位好友的事迹后,对比了自己大湖溪新房的质量问题——“还算过得去,至少比他们的好一些”。
抱着这样的心理安慰后,便硬着头皮收了楼。
(PS:上述楼盘示例,请勿对号入座)
写到这里,大嘴掐指一算,下半年仍是交楼高峰期。
若是这事轮到你的身上,大嘴想问一句——2020年,你敢收楼吗?
03
房屋质量问题频出,
责任在谁?
房屋质量问题由来已久,且非常普遍,但比较有争议的是,这到底是谁的责任?
当然,开发商无疑是第一责任人。
每次维权,业主的矛头都是对准开发商。
在业主眼里,钱是开发商收的,房子是开发商造的,问题肯定出在开发商身上——
这些开发商都是没道德没底线的大坏蛋。
开发商无辜吗?
或许是,但也不全是。
毕竟最近几年,楼市政策瞬息万变,国际环境风云变幻,加上货币周期捉摸不定,房企一不小心就从加杠杆的狂热扩张,变成高负债的困兽,面临被收购乃至破产的命运。
这种背景下,高周转就是开发商生存发展的命脉。
为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更多房企的经营策略开始向高周转调整,大幅增加期房销售,并尽可能缩短拿地到预售款回笼的时间差。
比如工地浇灌水泥后,至少要停3天才能进行下一步,但如果为了赶工期,没有干透就进行上层结构施工,这样就很可能会留下一些质量隐患。
在这种高周转的态势下,开发商便容易陷入怎么快怎么干,怎么省钱怎么干,只要验收合格、能够交房,就万事大吉。
于是,住房质量普遍堪忧,而且工程事故屡见不鲜。
但不可否认的是,让开发商开始高周转的背景,有一部分来自于“限价”的政策严控因素。
限价的优势在于,其确确实实可以稳定未来一年,甚至两年的商品住宅价格;
然而在限价之下,扣除地价、建安成本、营销成本,开发商利润受到政策限制。
在失去了产品创新和提高产品品质的动力,也让开发商转为尽可能的压缩成本。
而这,也是为什么惠州豪宅市场已再无令人惊叹产品出现的原因。
众所皆知,武汉一直在限价方面都是十分严格的。开发商在限价条件下,只能“减配:——
2019年年初,武汉甚至出过79个“涉稳”项目,全都是产品质量差而爆发维权,而且不仅仅是精装修差,毛坯质量也很差。
截图来源于网络
甚至有的项目还会在地基基础、主体结构、防水、保温工程等涉及主体结构质量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上敷衍。
而另一点不得不提的是,预售制的存在,让业主无法监督住房质量。
预售制虽然开发商更快获得回笼资金,但由于所见不能所得,偷工减料、“货不对板”现象经常发生,问题楼盘屡见不鲜,至于“烂尾楼”的频频出现。
虽然“取消预售制”的声音不绝于耳,但直到现在,只有海南迈出了第一步:新出让土地建设的商品住房,实行现房销售制度。
写到这里,大嘴想提一个城市——厦门。
厦门是全国少有的能出20多块房价低于楼面价的城市。(惊讶不?)
但大家想的不一样,厦门不仅让开发商赔本赚吆喝,还坚持保持了良好的交付品质。
而这关键,在于相关部门管控和营商环境。
比如阳光城、建发、禹洲、海投这些闽系开发商,一直以来交付的产品品质都不差。
作为供地量较少的城市,外地开发商好不容易拿了一块厦门地块,就会考虑到两点:
厦门整个市场的平均水平。
市场的平均水平就像一杆秤,你至少得超越平均水平或者是和平均水平齐平。做得不好就会砸自家招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外来开发商不敢在厦门瞎糊弄。
还有一点便是,相关部门对产品质量的管控。
质量差的一律不通过验收,然后要求开发商整改。对于产品质量不好的开发商,以后限制拿地。
这样的制约措施,才保持了厦门产品的水平在线。
这些,都是惠州可以参考学习的方向。
如今,惠州正处于乘坐大湾区规划的东风。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开发商更应该珍惜惠州的每一块土地。
莫要因一时利益,而透支了惠州购房者的信任。
祝福惠州!
声明
全国地产自媒体联盟成员、深惠地产自媒体联盟成员地产大嘴,乐侃楼市!感谢六年以来,各位兄弟姐妹对大嘴的厚爱。在此,大嘴特别声明:地产大嘴V账号头条原创文章,谢绝商业炒作合作。头条推文内,不含任何软性广告植入。
本账号内其他推文内容,如有商业因素,大嘴一概会标注(推广)二字。
火车六年,一路有你,感恩同行!大嘴头条,只跑自己关注和真心认可的火车,凡提及企业名及市场、政策,均是大嘴一介草民,局限性的自我判断。
火车是自由而欢乐的,大嘴痴、傻、愚、钝、疯,望勿扰!
地产大嘴爆料窗口已开通,欢迎私信爆料、和大嘴一起乐侃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