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整个南山区是一座超级巨型的三室两厅,
那么深圳湾和后海是超级会客厅,南向的蛇口是拥有无敌海景的大阳台,科技园是用于工作的书房;
职住兼有、自成一体的西丽是一个次卧,南山最老的城区南头也是一个次卧,那么主卧则是南山居住人口最多、住久了会上瘾的南油。
南油,“繁花”时代的杂糅体
“南油”,如今是一个历史沿袭的民间概念,官方文件已经很少提及。
它最早源于南油集团负责开发的南油开发区(南头半岛23平方公里土地,最初设想是为新发现的南海油田服务)。辖区内既有条块分割的计划式框架,又有追求利润效率的市场机制。
这一糅合着市场和政府的两种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受到多方面掣肘,最终以南油集团大楼被转让给恒大为标志,让“南油”这个词成为过去式。
但南油作为一个片区,永久地保留了下来。
作为早年规划发展的区域,南油与深圳其他地方不同,它最有“腔调”的地方是南油文化广场,90后的“钟楼”、80式的饭店、简陋的游泳场,如果再有可以搓澡的澡堂子,完全就是北方俄式工厂生活区的写照。
“南油”没有蹭到南海油田的油水,却阴差阳错地沾到了南山科技大潮的光。
依仗南山几何中心的地理位置,拥有南山最多的城中村群落、最大的工业空间、历经市场摔打的科技人才,南油很快发展成为南山最大的人口居住片区,为周边城市板块不断输送人才和产业力量。
在繁花似锦的南山,南油成为最大的绿叶。
南海大道,可以看做南油和其他片区的分界线,大道两旁贫富差距明显。
南油也曾有自己的高光时刻,在科技园的光芒升起之前,南海大道与创业路交汇处金融、商业、电信汇聚,一度被设想为南山的城市中心,可惜很快就被科技园和后海刺眼的光芒所掩盖,昙花一现。
虽然南油没有成为南山区头面片区,但是陈旧却低成本,为它聚拢了大量的人气和配套资源。万花丛中一点绿的南油,四周全都是“繁华”,周边配套极为丰富、完善,有一种三站生活圈的从容和淡然,住下去会上瘾。
三站生活圈,半年不出南山
南油住久了会有一种岛民特有的闲适和自在,无论去哪里都高效便捷,70--80%工作生活所需,一头小电驴基本5分钟就能解决,再不济的话地铁三站左右了却一切烦恼。
半年不出南山,忘记了福田为何物。
从最重要的上班饭碗来看,以南油地铁站为起点,9号线两站即可到达深大南,腾讯滨海大厦和软件企业扎堆的深圳软件产业基地,紧接着的粤海门是科研院所聚集的产学研基地,高新南则是科技园南部重要板块和新崛起的深圳湾科技生态园。
12号线转11号线3站到后海登良,阿里、小米、字节跳动等科技大厂的后海总部基地。
某种程度上,南油是后海的后勤基地,成就了后海的繁盛。
对于花钱购物,南油人也基本奉行“肥水不流外人田、南山挣钱南山花”的原则。
家门口的来福士是南油人的最爱;想要更热闹一些的地铁一站到达(南山书城)海岸城商圈;想要感受珠光宝气、富贵逼人顶奢体验有后海的深圳湾万象城;想要滨海风情的艺术氛围海上世界在等着你。
想要在以“卷”闻名的南山站稳脚跟,学习充电是必不可少。南山书城、南山图书馆、深大图书馆都为你开放,再加上各种俯拾皆是的街区图书馆、自助图书馆,不怕你爱学习,就怕你“卷”不动。
如果对历史文化感兴趣,南油文化广场有90年代的“繁花”,招商局历史博物馆有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史、南头古城有“深圳前传”遗存的老城墙、南山博物馆有这块土地遥远的传说。
即使周末陪家人公园散步、运动休闲,也跳不出南山这个大圈子。
南海公园笼盖四野的蔚蓝色天空冲洗掉淤积的所有愤懑和不快;南油社区公园浓密的树荫之下老人们陶醉于自得其乐的升级拖拉机之中;大小南山公园在密集的城市丛林之中满足了人们对于大自然的向往;深圳湾人才公园无与伦比的城市封面,有你对这个城市最大的想象。
大隐隐于市,尽管被钢筋水泥包围在城市中央,不过在南油的闹市依然可以看到蛋黄般的旭日东升。
据说很多年前在那太阳升起的地方,仍然是一片海。纵然时间已经过去30多年,在早就习惯躺平的南油,人们仍念念不忘心中那边海。
感受南油·推荐参观
南油文化广场
南油服装市场
华为发祥地
南油必吃榜
山河岁月,饮食男女
到了南油唯有美食与岁月
不可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