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救市政策的效应还是不错的!至少从热点城市来看是如此!
以深圳为例:
上图是深圳8月以来每周二手住房网签量!
尽管新政后,深圳二手房市场交易量迅速冲到2021年以来的最高位,从第二周到第四周(10月12日-10月底),活跃度明显稳定住了,且交易规模明显要高于新政前水平。可资对比的是,“5.17”新政后,活跃度维持了2周以后,就迅速回到新政前每周低于1000套的水平。
北京、上海、成都等热点城市也是如此,我把它们放在一张图里:
政策效应并衰减至新政前,四周以后的活跃度仍高于新政前,这是很不容易的。11月1日,住建部专门召开了新闻通气会,通报10月份的数据,指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连续下降出现了拐点,自今年2月份连续8个月下降后首次增长,2007年以来首次“银十”超过“金九”。
市场超预期表现,与政策有很大关系。针对“政策低效”的诟病。这一次,政策可谓憋足了劲。
首先,政策力度比较大。比如,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15%,5年期LPR今年合计下降了60个基点,房贷利率从年初的4%降至3%或以下;再比如,深圳外围区域不限购、京沪外围只要1年社保。
其次,此次救市还有几个突出的特征:
一是,自9.29以来,政策不间断、持续叠加。比如在这一期间,多部委密集召开新闻发布会。意图也很明显,“市场不回稳、政策不能停”。
二是,住建、财政、金融、土地等各部门,发力形成“组合拳”效应。有中短期的(一线城市调整限购)、有长期的(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有降门槛的,有降成本的,也有提振预期的。
不止于此,从9月底到现在,大概有20多个省份、200多个城市出台了一揽子的政策举措。我看了一下,动辄就是十几条、二十台,基本上也是多部门“组合拳”,看来是自上而下的部署。
再次,新房促销力度也很大!
根据住建部披露。仅国庆期间,就有150多个城市、2000多家房企、4000 多个项目参与“百城千企促销活动”。笔者发现,开发商的心态非常统一,就是“抓住机会、赶紧卖房”。绝大部分项目并未涨价,反而祭出折上折、各种赠送(比如送汽车、送黄金、送车位等)。
最后,自上而下进行了大力度宣传,提振预期!
除了国家住建部以外,各地也在积极宣传政策、宣传近期楼市的热度。比如,10月10日,广州、深圳住建局均为楼市发声,积极宣传国庆期间楼市取得的不错绩效,这是非常罕见的。
02
当前,市场运行,有几个特征:
首先,“以价换量”的态势很明显。
还是以深圳为例。
这一轮楼市反弹,深圳表现最突出,新房认购创下十几年来的单月新高,二手房认购量也达到繁荣期的水平。
一方面,之前深圳房价的跌幅较大,“价格腰斩”的片区不在少数,深度下跌后积蓄的稳定诉求也强;
另一方面,深圳限购政策调整幅度较大,比如外围购房无需社保了,这在2014年“去库存”时都未发生过。此外,15%的首付,对于刚需集中的深圳来说,确实是降门槛的友好之举。
但即便如此,深圳二手房仍呈现出“以价换量”的态势!
比如,10月份宝安区监测的10个片区中,挂盘均价上涨的有3个,价格不变的有1个,均价下跌的有6个;福田区监测的22个片区中,10月挂盘均价下跌的小区共有19个,上涨的小区仅有3个,下跌片区占比86.4%。想要快速脱手的业主,乘着行情“以价换量”,仍是主旋律。
图:10月福田各片区二手房挂牌情况(单位:元/平方米,%)
大家很疑惑,交易量这么大,为何稳定不住价格?
这就涉及到楼市的第二特征:供给端高度竞争,甚至是内卷式竞争。
当下,新房和二手房供应区域分布很广,轨道交通四通八达,教育均等化,区位价值拉平。这就导致,不仅新房项目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新房和二手房之间、二手房业主之间也存在激烈的竞争。
买方时代、客户为王,中介、银行、房企都在“抢客户”。依赖渠道卖房是市场的一般选择,加上信息很透明,中介带客户看房,必然会全城逛,包括二手房和一手房,总有一款适合你。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竞争,不仅看谁的价格低,更是谁在“均好”(各方面都好)方面更加突出,包括价格低、学wei好、距离地铁近、景观园林上佳、用材讲究、私密性强、圈层性突出、得房率高等。
总之,就是各种“内卷”!
2023年以来,新地块造出了一大批所谓“新一代住宅”,其特征就是家家有庭院、户户有花园,得房率超过100%,建材考究、景观上乘。这么一来,将“内卷”一下子升级了2个台阶,让正在卖或正在建的老项目情何以堪?不得已,只能“以价换量”,以最快的速度跑路。
问题是,当大家都变成“新一代住宅”了,规划无法及时调整,变不成“新一代住宅”的,绞尽脑汁提高得房率(变相降价)。这样,又回到同一水平,导致“新一代住宅”去化也没那么好了。
上图显示,2024年之前入市的高得房率产品,因为市面上这类产品少、竞争没那么激烈,整体去化率明显更高。克而瑞梳理了2024年在售的70个得房率超100%的项目,剔除近期新开盘尚未完成网签备案及即将开盘的19个项目之后,仅有9个项目的去化率在80%以上,占比约18%。
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何“以价换量”了!
本质上,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不缺房子、有的挑有得选。只有那些“均好”、无瑕疵的项目,才能卖得动。笔者在很多地方调研发现一个普遍问题,多数三四线城市只有10%-20%的项目“能打”,每月能卖出10-20套房子。
这些项目就是“均好”的项目,甚至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其他项目都有这样那样的瑕疵了。放在过去,这都不算瑕疵,但告别房住不炒,居民开始关注房子本体了。
多说一句,就在三年前,还是“只要是个房子,就能卖得掉”的时代。三年之后,形势大变,恍如隔世!
第三个特征,就是多空双方交战激烈!
止跌回稳,掷地有声,对预期有非常大的提振效果,“看多”的比例上升,表现在成交量放大。
但同时,很多人也把市场回升当作最佳的“卖房时机”。
从近期市场表现看,多空双方交战激烈。新政后第一周(国庆期间),成交量大,但挂牌量也很大。比如,深圳在第39周调整限购、限售,当周新增二手房挂牌量就冲破了2000套,第40周更是创2022年以来单周新高。但后面几周,随着交易量不断上升,挂牌量开始稳定。
根据深圳贝壳研究院监测,新政出台三周(40-42周),深圳二手房挂牌量增幅分别为:4.4%、1.9%、1.0%。深圳未出现挂牌量大幅攀升的情况,但其他城市(比如西安、天津)就不一样了。
可以预见,当后续无法维持类似10月份的交易量,当成交量托不住价格,降价卖房仍是主旋律,可能挂牌量又要上升了。
03
大家普遍关心的是,楼市的热度能维持多久?
由于网签滞后认购大约一周到半个月的时间,部分在10月份的认购单,将会体现在11月的网签。考虑到去年11月-12月的低基数,开发商在12月份会冲刺全年业绩,以及政策效应还在显现中,后续还有增量政策。因此,预计接下来的11-12月份,市场销售数据也有不俗表现。
很多媒体在报道,底部来了,或者说止跌企稳了,要反弹了。可不可以这样讲呢?我是这么认为的:
首先,理性看待10月的亢奋行情。
客观讲,10月份这么高的交易量,只有在过去楼市繁荣期才有。当前楼市基本面(比如就业、收入)并未改观的情况下,10月份的亢奋是不可能维持下去的。如果一直保持这种亢奋状态,那不是止跌回稳,而是止跌反弹,这也不是管理层要看到的。因此,后续市场情绪一定会走弱。
关键是,我们此次密集救市,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回到过去的亢奋状态吗?显然不是。真实目的有3个:
一是,扭转持续下跌、市场失灵的局面;
二是,让市场相信,政策救助是有效果的;
三是,各方努力下,底部一定会到来。
其次,绝不能以新房市场这个维度,来判断楼市是否止跌回稳了!
因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市场上不缺房子,到处都是乌泱乌泱的房子,存量时代已经到来,未来供给端竞争会愈发激烈,大家都要“抢客户”。顺应改善型住房需求崛起,也为了激励开发商拿地,保卫土地财政,新增供地会越来越趋向于中心城区的核心地块,打造低密度、高品质、高溢价的精品项目,这将会导致新房市场越来越趋向于改善型需求。
结果就是,新房项目小众化,这就决定了新房领域的需求可以打造明星项目,但很难支棱起楼市的体量。
对于新房市场来说,止跌回稳是一个目标,另一个目标就是打造“好房子”,承担起行业和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任。
再次,哪个指标可以衡量市场止跌回稳了?
我认为,存量时代来临的背景下,必须要将新房和二手住房交易面积加总,以总的住房交易面积这个指标来衡量市场是否止跌回稳。我认为,从总的住房交易面积看,商品房已经止跌回稳了,至少短期是如此。
最后,当前的势头能否持续下去,取决于增量政策能否有效落地。
比如,10月18日部署的“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中,“两个增加”是增量政策,即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今年年底前将“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元。事实上,这两个政策有效落地,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比如,货币安置的意愿、安置价格的确定,是否能实现资金平衡,是否能确保不增加地方隐性债务等等。
比如,在解决影响楼市的长期问题方面,包括最近颇受重视的“就业优先战略”“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化解地方债务等等,这些都已做出了明确部署,但还需要具体的落地举措。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谈了很久的话题,包括收回存量土地和房屋,严控增量,比如库存太大的,要暂停供地等,这些都还未落地。只有让市场看到,不仅有短期刺激楼市的举措,还有在长期问题上攻坚克难,这才能凝聚共识,从根本上扭转市场悲观的预期,提振大家的风险偏好。
最后再讲一点,从“房住不炒”到“止跌回稳”,信号很明显。
但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正视困难。考虑到人口因素、收入和就业、转型困境、地方债务、金融风险、外部环境等等,以及房地产的全口径库存,以及尽管下跌但还在高位的房价,就知道“止跌企稳”的难度很大。
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一个“寻底”的过程。即便止跌,也长期在底部徘徊。
能做到这一点,已很不容易了。因为,我们用了三年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地产新旧模式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