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首个千亿园区,来了!
据东莞日报信息,今天上午(2025年2月6日),东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开幕。
会上宣布,松山湖GDP正式突破千亿!
自此,松山湖也成为东莞首个千亿GDP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关于松山湖重点产业
松山湖,迈入“千亿园区”,最给力的是松山湖6大产业。
松山湖6大产业分别是:
松山湖从荔枝林,走向影响世界的科学城
再来回顾松山湖的发展历程。
故事要从2000年说起,当时东莞产业发展一路高歌猛进,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业基地。
但官方深知,这种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暗藏危机,需要转型升级。
于是,经过多次考察和分析,最终东莞划出约72万平的新区域,正名为“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布下了一片沃土,播下了科创的种子。
二十余载,松山湖向上进阶。
在2024年,松山湖首次入围全国科技城百强前20。
在348个科技城中,松山湖位列第17,相比2023年前进8位,真正进入了全国第一梯队。
迈向世界的松山湖,更是日积月累的资源投入研发成果。
连续多年GDP全市增速第一、规上工业总产值第一、固定资产投资第一等,松山湖经济指标高速增长,让一座城市沧海桑田化为科创高地。
而且,如此强大的经济拉升力和转型动力,成为东莞腾飞的引擎。
企业的聚集,亦再创新高。
截止至2024年,松山湖各类市场主体超过1.7万户。
其中,拥有182家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26家“小巨人”企业、19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依托一批优质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发展,松山湖的企业聚合力得到了有力的载体和支撑。
如果没有松山湖,东莞的城市转型,或将晚上十余年。
这片应许之地,从松湖烟雨的画卷,到声名远扬的世界科创高地,造就强大的GDP拉升力,成为东莞近年来经济重要的增长点。
松山湖让所有人都心向往之,全世界都想复制它的传奇,但它只能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关于松山湖最新规划
就在今年1月,松山湖发布了《东莞松山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前公示,包含产业、交通、居住、生态。
在交通方面,松山湖区域内设“二快二普”轨道布局。
2条轨道快线,分别是在建的东莞地铁1号线,以及东莞3号线,快速联系中心城区、滨海湾新区。
2条轨道普线为5号线、7号线,重点承担与相邻镇街联系。
在空间格局方面,对外,引领大湾区都市圈建设;在内,带动东莞城市空间转型。
其中,松山湖内部,将构建“一轴,三带、五心、五片区”的总体空间发展格局。
一轴中央创新引领轴、三带区域联动轴带、五心两主三副五中心、五片五大功能板块。
产业,松山湖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文件中,松山湖的产业定位为:创新驱动,建设产业发展高地,打造大湾区高新智造新高地。
另外,预计至2035年,松山湖常住人口规模约45万人。
在人居环境方面,提出增总量、优布局、调结构、促联动,规划居住建筑总量约1818万平,人均居住面积约40平/人。
关于松山湖楼市
松山湖,东莞楼市价值高地。
2024年以8306套创纪录的方式夺魁,连续两年荣登东莞榜首。
这一成绩,要比2023年的成交,还要番一番。(2023年成交4264套)
虽然这其中,华为人才房贡献了不少力量,但若排除这部分成交,松山湖的成交,依旧强势。
|数据仅供参考
目前,松山湖还有4个在售新盘。
分别是松湖润府、万科松樾、松山湖国际人才社区、华侨城欢乐海岸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