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丁祖昱评楼市
5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4月宏观经济和房地产数据。
房地产行业出现季节性调整,行业交易迎来周期性变化。不过积极的信号是,房地产市场继续朝着止跌回稳的方向迈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持续收窄,1-4月销售面积为2.8亿平方米,同比降幅较1-3月收窄0.2个百分点至2.8%,创近22个月累计同比降幅新低。4月单月销售面积同比降幅已连续7个月低于5%,需求端筑底企稳信号明显。
二、房价运行总体稳定,4月70城房价同比指数持续修复,各能级房价同比降幅持续收窄,一二线新房价格环比延续止跌。
三、房地产库存和新开工有所改善。随着房地产销售回暖,房地产企业商品房库存减少,4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8亿平方米,比3月末减少522万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核心城市成交量同比延续企稳,一二线房价环比稳中有升,4月份行业供求关系与市场信心均在持续修复。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总体仍在调整转型过程中,刚性和改善性需求仍待释放,部分地区房地产去化压力依然较大,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仍需继续努力。
4月份,因行业周期性因素,新房市场交易规模季节性环比回落,不过同比来看仍保持复苏态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4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2826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降幅比1—3月份收窄0.2个百分点;新建商品房销售额27035亿元,下降3.2%。
其中,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降幅创近22个月累计同比降幅新低。
进一步拆解来看,4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6393万平方米、销售额6237亿元,同比分别同比下降2%和7%。这是自2024年10月份以来,单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降幅连续7个月低于5%,为2021年下半年以来首次出现。
需求侧筑底企稳信号愈加明确。
另外,国家统计局披露的40个重点城市1-4月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0.1%和2%。核心城市成交量同比延续企稳,一二线房价环比稳中有升,4月份行业供求关系与市场信心均在持续修复。
结合CRIC数据,4月郑州、南宁、合肥、常州、徐州等城市迎来阶段性修复期,成交同环比齐增。
郑州最为典型,4月住宅成交同比增长42%,成交金额同比增长29%,专项债收储、配售型保障房等稳市场政策的快速推进,市场供求关系加快修复。
今年以来中央部委多次表态巩固市场稳预期信心,至5月初,金融主管部门发布一揽子金融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LPR,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继续进一步巩固房地产市场回稳势头。
预计5月份核心城市新房销售将延续复苏态势,武汉、天津等二线城市短期内市场有止跌企稳态势,后续成交有望延续稳中有增。
4月份房价走势持续趋稳。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0城房价数据显示,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均持续收窄:一线城市同比降2.1%,较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二线城市同比下降3.9%,降幅收窄0.5个百分点;三线城市同比下降5.4%,降幅收窄0.3个百分点。
同比有3个城市新房价格上涨,分别为上海、太原和杭州,比3月多了一城,其中上海以5.9%同比涨幅领涨70城。
环比来看,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1%转为持平。其中,北京和上海分别上涨0.1%和0.5%,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2%和0.1%。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与上月相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2%,降幅与上月相同。
从具体城市来看,4月共有25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止跌,连续6个月止跌城市数量大于20个,而在2024年的二三季度,每个月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均不足10个。其中上海和大连新房价格领涨全国,环比上涨0.5%。
不过,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较3月份有所减少,4月有6个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或持平,比3月份少了8个城市,其中北京等11城转跌,广州、丹东和赣州相较于3月分别持平和上涨0.1%、0.2%。
进一步拉长时间线来看,以以2021年1月为基点,70城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指数已基本平稳。新房价格较2021年初下降7.63%,二手房较2021年初下降17.66%。
今年楼市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是行业库存改善。
首先是单月新开工面积创新低,助力行业狭义库存加速去化。
具体来看,1—4月份房屋新开工面积1.8亿平方米,下降23.8%,新开工面积仅为同期新房交易量的63%。
单月来看,4月份新开工规模484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为2019年以来单月新低。
以新开工—销售口径计算,2025年前4月行业的狭义库存下降超过1亿平方米,按照9.5亿平方米左右的年交易量计算,相当于全行业狭义库存去化周期已下降1.3个月。
与此同时,开发投资额与土地供求共同缩量,推动广义库存加速减压。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4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77万亿元,同比下降10.3%。 4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7826亿元,同比下降11.3%,降幅较前3月扩大了1.3个百分点。
与开发投资下行同步的是,2025年以来土地供求规模延续同比收缩。
CRIC数据显示,前4月全国土地成交建面1.7亿平方米,仅为同期新房交易量的62%,加之专项债收储的快速推进,前4月全国拟收储宅地公告规模已超过6500公顷,两者合计推动2025年房地产广义库存下降超过2.3亿平方米,按前4月行业交易流速计算,相当于为行业广义库存减负3.5个月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存量房收储、闲置用地回收等举措的快速推进,行业正在向新的供求平衡点快速迈进。
得益于中央部委及时有效的宏观调控,以及各地主管部门的积极落实,预计2025年房地产稳市场稳预期目标将进一步深入落实。
聚焦行业数据,得益于一揽子金融的落实、专项债收储的推进,以及土拍热度、房价、库存去化等指标的持续向好,从信心角度来看,行业有望在2025年上半年先一步达成阶段性“稳预期”,行业的供求关系也将进一步企稳向好。再加上国内对于稳经济促消费等政策的支持,随着经济大环境的复苏,2025年房地产将进一步加快企稳。
预计2025年上半年新房交易量将延续筑底企稳势头,随着新一代“高品质”住宅逐渐成为新增供应的主力,以及存量房回购、专项债收储政策对于供求预期的持续改善,更多二三线城市新房价格走势有望进一步边际修复,二手房价格也有望继新房之后迎来筑底。投资开工方面,在达成稳市场阶段性目标之前,预计新开工面积在兼顾去库存和保热度的前提下,均将处于阶段性低位,开发投资、竣工、施工等指标也将同步调整,共同助力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更快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