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地产头条-深圳房地产信息网

深圳[切换]

首页> 咚咚地产头条> 观点 > 正文

五年之后,房地产怎么变?

米宅珠三角 发布时间:2025.07.29 11:32:33
浏览:1585

1


上一篇文章,房地产开始破局了。


所谓破局,指的是烂尾楼开始有解,业主和银行共担损失;开发商的巨额债务开始有解,启动债务重组,逼债权人三折四折卖掉债务权;已拍下未开发的土地开始有解,地方政府超低价回收。


破局过程惨烈,但比一直搁置要好,只有大家都解套,房地产才能继续推进和变化。


然后就有人问,房地产都这样了,还能怎么推进和变化啊?


这篇文章就说说房地产下一步的变化,和对五年后的预判。


2


房企的战略变化,目前已经很清晰,继续留在这个行业深耕的房企,分为三类:


1、 实力雄厚的国央企,以招商、保利、中海、金茂、绿城为代表。


它们的生存战略是布局中高端市场,在高能级城市抢拍核心地块,不惜花重金,不惜和周边二手房形成价格倒挂。


拍下核心地块后,认真打磨产品,用四代宅、高品质、高得房率、核心、稀缺来打造产品护城河,定出高价,价高者得,用稀缺获取利润。


2、 债务违约的企业,以碧桂园、融创、世茂、新城、旭辉为代表。


这类房企的业务重心已经从开发变成了代建。


地产暴雷潮后,地方城投公司为托底土地市场,拍下大量土地又没有开发能力;同时为配合中央政策,地方政府要承建大量保障房和城中村改造。


地方政府有钱有地没经验,开发商没钱没地有经验,双方一拍即合,开发商的代建时代开始了。


今年上半年销售额排名前50的房企中,46家已布局代建业务。


代建的优势是轻资产低风险,缺点是竞争大利润低,目前代建费已普遍低于3%。


放在以前,这点钱扔地上开发商都懒的捡,现在不一样了,要去争去抢去竞标。


3、商业地产较多的开发商,以华润、龙湖、大悦城、新城为代表


这类房企转型为持有和运营商业地产,创造持续稳定的现金流。华润的万象系列,龙湖的天街系列,大悦城商业都是相对成功的代表。


3


找到新方向的开发商,通过债务重组上岸之后,继续努力活下去。


反面教材就是找不到新定位,又没有能力摆脱债务的开发商,继续在烂泥潭里打滚,以万科为代表。


万科上半年发布的业绩通告,销售额691亿,净亏损100-120亿,249亿的新融资大部分来自深铁集团,今年深铁已向万科提供借款218亿。


做为第一个高喊活下去,预警行业严冬的头部房企,到现在一没找到生存定位,二没搞定债务重组,只靠着深铁的输血苟延残喘,眼看着比它暴雷更早的开发商一个个上岸。


成功活下来的房企,以代建和物管为主的,变成了微利行业;以商业地产为主的,变成了正常利润行业;以布局核心区为主的,还有可能拿到相对可观的利润。


4


然后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二三四线的地产市场,似乎被开发商集体抛弃了,这些城市的地产开发怎么办?谁来做?


首先,这些城市由于过去多年的过度开发,商品房严重过剩,需要数年的消化和清库存。


其次,国央企集体逐鹿高能级城市的核心地块,暴雷房企没有拍地和建房能力,资本市场全面抛弃了房地产,二三四线成了无人关注的空白。


但是,二三四线城市的主城区地块仍然有价值,建成后一样不缺本土需求。


所以,下一步会有不缺现金流,寻求多元化的非地产企业,进军本土的地产业务。


比如总部在宁波的得力文具,今年上半年拍下了两个宁波地块,储备开发。


五年后的地产市场,很可能是:


一二线的核心区土地开发,被国央企垄断,它们拿下了高能级城市的几乎所有核心地块,有很强的定价能力。


三四五线的地产开发,被本土的新晋民企垄断,它们规模较小,一家开发商默默耕耘一个城市。


而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民企开发商,大部分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江湖上只留下它们的传说。



深圳

分享:

相关阅读

深圳房地产信息网

电话:83592095(新房广告业务)/ 83592095(二手房业务)/ 83680819(地图业务)/ 83592095(家居装修业务)

18320887519(保障房业务)/ 83592095(城市更新业务)/ 83592095(品牌合作)/ 83592095(其他)

传真:83680527   

法务部 座机:0755-83684400 邮箱:yituzx@163.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道天安社区泰然四路66号泰然立城A座12-14楼

深圳市咚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10090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760号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

手机找房服务APP

手机找房服务APP

咚咚找房公众号

咚咚找房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