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社交平台,在“深圳房价”相关tag的帖子里,看到的是来自深圳业主满满的焦虑:
“什么都没做,房子躺亏200万!买在高位的痛谁懂?”
“两年跌没首付,我要怎么跟房价和解...”
“如果4年前没买这个房子,现在手上也有400多万了。”
新鲜出炉的楼市数据可能令业主们的心态更崩一些。
据深圳乐有家研究中心监测,以乐有家门店成交数据为依据,7月深圳二手住宅成交均价为5.93万/㎡,连续5个月微跌,已跌破6万/㎡。
上一次深圳成交均价跌入5字头是在2024年7月,5.92万/㎡。
▲图源:深圳乐有家研究中心
深圳132个片区最新房价曝光
9成出现价格下调
前几年全民打新时期,连偏远郊区的价格也跟着往上涨,当时没有上涨的片区,反而成为另类。
而当深圳走进横盘期之后,连豪宅区都没能扛住这一波价格下行,大家的关注点变成了:还有哪里没跌。
深圳乐有家研究中心统计了深圳132个片区的挂牌均价,跟6月相比,只有11个片区报价小幅微涨,而价格下调的片区有121个,占比约91.7%。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表格
报价下调的片区增加,说明更多业主的心态出现松动,议价空间有所提升,对买房人而言是好事。
如果拉长时间来看,3年时间,深圳大部分片区都出现了价格“降级”。
2022年4月,单价15万+的片区原有9个,如今只剩下深圳湾这1个。
10-15万/㎡的片区原有26个,如今剩下9个。
低价片区在扩大。
2022年4月,均价低于5万/㎡的片区只有5个,到今年二季度已经扩大到63个。
其中,2字头的片区有10个,最低的是坪山坑梓,挂牌均价2万/㎡。
“感谢房价下跌”
他们说,终于买得起深圳的房了
硬币有两面。
一面是深圳业主“哀鸿遍野”,另一面却是买房人的“捡漏”。
在众多吐槽深圳房价下跌的帖子里,夹杂着一些在2025年上车的买房人的“小确幸”。
“感谢深圳房价大跌!有了40平小家。”
有网友说,本来在深圳买房想都不敢想,现在上车了罗湖的小两房。
▲@小罗
“前几年根本不敢想在深圳买房,太贵了!更偏向后续去二线城市发展,但有了孩子后逼着我们考虑定居和孩子以后上学的问题。”另一位网友分享称,偶尔在社交平台刷到帖子,才知道原来深圳房价跌了这么多,才发现他们竟然买得起一部分三房。
“看到房价还在下跌,我们把预算定得很保守,高首付+只贷10年+全用公积金还。”
事实上,最近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从北京来深圳发展了,理由就是现在能买得起深圳房子了。
“北京太大了,同样的预算,在深圳能买稍微核心一点的区域,在北京只能买很偏的。”
总结他们买房的动机,其实他们都意识到深圳房价不会再有大涨,甚至还可能出现微跌,但他们有自住的需求,要么是不想再租房搬家了,要么是为了孩子上学考虑。
从我能观察到身边的有限的样本来看,刚·刚需和改善型置换比较多,集中在购买100多万老破小的,或者是1000万以内改善户型的。
哪些二手房比较受欢迎?
深圳贝壳研究院梳理了7月深圳二手房成交量TOP10,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