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地产头条-深圳房地产信息网

深圳[切换]

首页> 咚咚地产头条> 产城空间 > 正文

深圳机器人企业竞晒“订单”的背后

资讯中心 媒体 发布时间:2025.10.13 10:56:25
浏览:1039

来源:深圳特区报


这段时间,机器人企业“订单喜报”格外密集。


优必选2.5亿元订单刷新全球纪录,智元、原力无限数亿元合同接踵而至,众擎、乐聚等企业也在细分赛道斩获批量订单。


这场“订单潮”究竟是大规模量产的曙光,还是行业考验的开始?记者采访了解到,作为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正迎来技术突破与政策红利的双重加持,但C端市场空白、技术瓶颈、产能压力等隐忧也随之显现。


优必选机器人向媒体记者团展示它的挥手、跑步、握手、拿可乐一系列动作。 


订单潮涌:

深圳企业领跑,纪录频被刷新


深圳优必选车间里,刚下线的WalkerS2人形机器人正完成最后的关节调试。这个搭载自主换电系统的“钢铁工人”,即将踏上奔赴汽车工厂的旅程。9月4日,优必选对外宣布,斩获2.5亿元采购合同,刷新全球人形机器人单笔订单纪录。3周后,其智慧物流子公司再添3000万元订单,Walker系列累计合同额突破4.3亿元,成为行业瞩目的“订单黑马”。


机器人订单列表里,深圳企业表现亮眼。


01 众擎机器人


9月与多伦科技达成战略合作,未来3年将交付不少于2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覆盖公安执法、交通管理等场景,其中PM01型号排单已至明年第一季度,即将发布的T800型号已启动小批量预订


02 乐聚机器人


一季度交付订单就达近300台,同比翻倍,全年交付目标直指1000至2000台。


03 逐际动力


多形态双足机器人TRON 1收获国内外高校、科技公司的批量订单,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完成量产准备,已经公开销售,并获得来自港大、浙大等高校、科研机构订单,与京东的合作更让其在物流、零售场景的应用开发备受期待。


04 星尘智能与仙工智能的千台级战略合作


正将机器人分批部署到工业仓储的物料配送、上下料等工位。


从汽车工厂的焊接工位到景区的服务岗亭,从实验室的科研平台到商场的智能零售终端,“深圳智造”机器人矩阵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订单的飙升,折射出整个产业的深刻变化。《2025年全球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新增安装了52.4万台工业机器人,其中中国市场为29.5万台,超过全球其他地区总和。


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生产国,2024年,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双轮驱动:

政策市场发力,技术突破破局


“订单是技术迭代的最佳试金石。”优必选CEO周剑说出了机器人行业订单爆发的核心逻辑。


拿下大额订单的WalkerS2,搭载全球首创的自主换电技术,能实现7×24小时不间断作业,其群脑网络2.0系统还可支持数十台机器人协同完成复杂装配任务,正是硬核技术让订单落地成为可能。


这种技术突破并非个例:智元精灵G2灵活复用、快速换型、规模化复制等柔性核心优势,成功切入消费电子精密制造领域;原力无限以“一脑多场景”技术打开文旅市场,让机器人能灵活适配导览、演出等多元场景。


其中,深圳企业的技术突破,正在打破“机器人只能做简单重复劳动”的刻板印象。


  • 众擎机器人针对性开发安防巡逻、智能导办等定制化产品,用场景适配性打开市场;


  • 逐际动力以本体硬件设计、小脑运动控制等核心技术构建具身智能开发工具链,助力创新者、开发者和系统集成商挖掘TRON 1在巡检、配送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潜力;


  • 乐聚机器人坚定国产化、产业化的技术路线,在教育、商服市场快速起量,并积极布局工业赛道,为订单增长筑牢根基。


产业爆发的背后,更离不开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推力。国家层面,设备更新、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为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注入动力;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产业的快速扩张,催生了大量自动化需求。比亚迪、富士康等龙头企业的合作订单,正是制造业对智能装备迫切渴求的直接体现。


资本更是“用脚投票”,助力机器人产业跑步驶入“快车道”。今年前7个月,具身智能和机器人领域投资事件数超过200起,融资总额已超过240亿元,远超去年全年的总和,为行业发展注入充足资金活水。


热潮之下:

量产隐忧待解,交付考验开始


订单热潮下,不少人也看到行业潜藏的隐忧。


“现在的大额订单90%集中在工业场景。”一位长期跟踪机器人行业的分析师表示。


国内某知名机器人设在电商平台的旗舰店中,一款售价近10万元的消费级机器人虽已上架,但页面显示无实质销量,评论区更满是系统默认好评。显然,C端市场的开拓是个问题。即便是订单表现亮眼的个别机器人企业,产品也多集中于教育、轻服务场景,真正走入家庭的消费级产品仍属少数。


现在的机器人更像“专才”,离能适应多场景的“通才”还有很大距离。国内头部机器人企业虽在运动控制技术上有所突破,但面对复杂零售场景的动态交互需求,仍需持续迭代算法;一些机器人企业定制化产品虽适配性强,却难以实现跨行业复用,规模化降本难度较大。


产能与人才的挑战同样严峻。尽管很多机器人公司对外披露获得大量订单,但从一些机器人上市公司的年报来看,真正实现交付的数量与订单量差距巨大。


事实上,虽然一些机器人企业定下年交付千台级目标,但核心部件供应的稳定性仍待验证。再者,一些机器人新工厂尚在爬坡期,大批量长期订单的交付能力面临考验。


而且,人才争夺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加大吸引AI人才,并为机器人领域重点项目提供资助,但行业急需的开创性人才仍极度稀缺,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关键短板。


当前,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82.39亿元,占全球约50%,距离万亿级产业市场仍有漫长距离。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优必选机器人在汽车工厂搬起15公斤的料箱,优艾智合机器人在电子产线精准完成装配,当众擎的巡逻机器人走上街头,大规模量产的曙光已在产业链末端显现。


深圳要闻

分享:

相关阅读

深圳房地产信息网

电话:83592095(新房广告业务)/ 83592095(二手房业务)/ 83680819(地图业务)/ 83592095(家居装修业务)

18320887519(保障房业务)/ 83592095(城市更新业务)/ 83592095(品牌合作)/ 83592095(其他)

传真:83680527   

法务部 座机:0755-83684400 邮箱:yituzx@163.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道天安社区泰然四路66号泰然立城A座12-14楼

深圳市咚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10090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760号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

手机找房服务APP

手机找房服务APP

咚咚找房公众号

咚咚找房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