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房供不应求的现今,二手房就成了很多购房者的选择。一般购房者的注意力只集中在房子的价格、区位、楼层等,以为过户之后交易即结束。但二手房交易存在很多购买盲区,稍不留意就会掉入陷阱,例如今天我们要说的卖方不及时迁户口引发的纠纷。
户口“不干净”的隐患
☆易产生债务纠纷
如果卖方遗留有债务问题,银行、贷款公司等追债人有可能会按照户口地址投递法院传票,打扰买方日常生活。
☆影响房屋再转让
房屋若留有卖方的户口,买方想再将房屋转手,极有可能影响到成交。若接手的买家在合同中加入了规定时间转走户口的违约条款,一旦无法联系原卖方或原卖方不同意迁户,还有面对违约赔偿的风险。
☆存在影响孩子入学的隐患
现在小学入学实行户籍和居住地相结合的原则,在这一原则下,不少人购买学区就是为了落户口,但若卖方户口还没迁走,导致自己无法落户,孩子上学也将会受到影响
典型案例
2018年4月,王女士购买了一套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学区,但在签订完二手房买卖合同、办理缴税手续后发现,房子里竟然有9个人的户口。而原房主李女士表示,她并不认识这9个人。买卖双方多次协商无果,最终对簿公堂。
经调查,李女士女儿曾在2015年就读于该房屋的对口小学,即是说,王女士的孩子已无法在此落户上学。法院审理后认为,由于被告李女士未能如实告知原告诉争房屋内的户籍登记情况,且已登记的户籍无法迁出,违背了原告王女士为孩子上学买房的购房初衷。最终,法院判决解除双方的房屋买卖合同。
如何避免为“户口风险”买单
按照国家目前的规定,“户口不迁移”不在法院民事案件受理范围,不能通过诉讼要求卖方迁移户口。但近年来已陆续有城市针对此类现象出台相关规定。根据深圳现行政策,若卖方未及时迁出户口,买方可以去所属派出所申请将卖方户口迁出托管。
☆交易之前到公安机关查询房屋户籍状况
签订合同前,买方可以要求同卖方一起到派出所调阅房屋的户籍状况。如卖方拒绝配合,房屋的户口很可能存在问题。
☆合同中明确户口迁出时间和违约责任
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户口迁移的时限、违约责任及解约条件,提高卖方的违约成本,敦促卖方严格履行合同。
☆预留部分房款作为“保证金”
买方可以和卖方约定,先支付部分房款,待确认所购房屋中的全部户口已经迁出时,结清剩余部分,以保障自身的权益。
户籍问题的事后补救很困难,即使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成本也太高。对购房者来说,事前在合同中做好预防,无疑是规避户口纠纷的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