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地产头条-深圳房地产信息网

深圳[切换]

首页> 咚咚地产头条> 楼评 > 正文

谢逸枫:降温!前11月楼市政策回暖逐增 市场探底离触底尚早

谢逸枫 发布时间:2021.12.20 19:45:33
浏览:2220

文/谢逸枫


降温!2021年前11月全国房地产数据显示,投资、施工、竣工、土地购置面积的增速回落,新开工、土地款、销售面积、销售额、房价、房企到位资金增速小涨,但单月连续下降多月。库存小幅下降,地价大涨。说明尽管楼市政策回暖逐增,市场探底离结束尚早。


当前中国房地产的变化,已经让企业危机四伏,市场低迷,呈现投资下行过快、区域供应过剩、量价下跌过快、房企债务风险。值得注意的是房企已经呈现出小规模的流动性紧张趋势。一旦继续下去,房地产、经济、金融的风险会持续加大。


首当其冲的是投资,销售下降,供应下降,已经让加大经济下行压力。其次是房企资金下降,债务暴雷,企业面临着准金链崩溃现象。再次是土地流拍,库存上升,地方财政承担好大的支出压力。最后是供需不平衡,区域供应过剩、库存过剩。


笔者曾提出应对市场措施,防停工、保交房,允许房企贷款、土地出让金、税费延期。防房价下跌过快,楼市政策、房贷、补贴调整。防GDP下行,融资松绑,促拿地,促新开工。防更多房企破产、爆雷、违约,促进销售回款。防未来供求不平衡,土地政策调整,保地方财政。


其一是投资端:增速连续9个月回落,单月投资额增长连续3个月下降。


前1月-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7314亿元,同比增长6.0%。比2019年1—11月份增长13.2%,两年平均增长6.4%。其中,住宅投资103587亿元,增长8.1%。前1月-11月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72483亿元,同比增长5.8%。中部地区投资28674亿元,增长10.2%。西部地区投资30959亿元,增长4.1%。东北地区投资5199亿元,下降0.9%。




同比看,值得注意的是1月-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幅较1-10月减少1.2%,跌幅加快下行,房企投资收缩已经超过市场预期。在开发企业资金面压力下,房屋建筑、设施设备安装和土地拓展很难支撑开发投资增长。就全年整体投资额看,依然将高于2020年,保持个位数的增长。



环比看,月度数据显示,11月新增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2380亿元,与上月基本持平,同比减少4.3%,前值是减少5.4%,下跌幅度收窄0.1%。目前来看,单月投资额连续3个月负增长,累计数据仍维持正增长,与单月数据表现不一致,也与市场实际体感不一致,累计数据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市场已经处在萧条期,且仍在探底。


从物业类别投资上看,住宅投资同比增长8.1%,同比涨幅比上月收窄1.2%。办公楼投资同比下降6.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同比下降3.1%。受库存量过大影响,商业营业用房和办公楼分别自去年2月和9月以来加速回落,已连降3个月,其中商业营业用房和办公楼降幅更是分别扩大1.2和1.3%。



从地区来看,东北地区开发投资在11月首次进入负增长区间,说明东北地区开发投资基本上停止,市场风险大。东、中、西三个地区保持上涨,中部地区涨幅最大,同时较上月涨幅回调的幅度最大,收窄1.9%。投资规模上,东部地区依然保持领先,高于其他三区域的总和。


其二是供应端,商品房新开工面积连降5个月,土地购置面积连降7个月。


前1月-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9596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3%。其中,住宅施工面积679540万平方米,增长6.5%。



房屋新开工面积182820万平方米,下降9.1%。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35017万平方米,下降8.4%。办公楼新开工面积4713万平方米,下降19.3%。商业营业用房新开工12936万平方米,下降20.2%。


房屋竣工面积68754万平方米,增长16.2%。其中,住宅竣工面积49582万平方米,增长16.2%。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828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2%。土地成交价款14519亿元,增长4.5%。



前1月-11月,全国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同比跌幅较1-10月扩大1.4%,其中住宅新开工跌幅较1-10月扩大1.6%。11月房屋新开工面积16084万平方米,较上月增加16.6%,较去年同期少21.0%,较2019年11月减少17.8%。


部分项目在合理的资金支持下顺利开工,11月新开工面积较上月有所好转,但同比仍有较大跌幅。新开工规模的持续缩减,企业资金压力在工程款项兑付上显现,将拖累项目交付进度和竣工规模。


3月以来全国累计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快速回落,7月由正转负,11月降幅扩大了1.6%,主要受部分房企融资困难和经营风险持续发酵,商品房销售量下降,叠加单位施工成本仍处于高位,房企新开工积极性进一步走弱。


前1月-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828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2%,降幅较1-10月基本持平。单月数据来看,11月房企土地购置面积246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5%。



从土地购置面积增速走势看,2016年9月份降幅开始收窄后,曲线持续上行,到2017年初重新回到正增长,2017年同比增速震荡提高。2018年初,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速跳水,二季度后逐渐走高。2019年初,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速大幅跳水,二季度后降幅逐渐收窄。


受疫情影响,2020年1-2月全国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大幅下降,3月份后随着全国复工复产,各地土地出让节奏加快,土地购置面积同比降幅持续收窄,下半年地市降温,降幅持续小幅扩大。


2021年1-2月,由于去年同期的低基数,全国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速创2012年以来新高,3月后增速持续回落,5月由正转负,6-11月降幅在-10%左右震荡。截至11月末,二轮土拍收官,11月月内有深圳、南京、苏州等6个重点城市进行了三轮土拍,且部分三四线城市成交量也有所增加。


其三是需求端:增速连续9月个回落,单月商品房、住宅销售面积连降5个月。


1月—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5813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8%。比2019年1—11月份增长6.2%,两年平均增长3.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4.4%,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2.0%,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下降2.6%。商品房销售额161667亿元,增长8.5%。比2019年1—11月份增长16.3%,两年平均增长7.8%。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9.3%,办公楼销售额下降3.0%,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下降2.2%。




从1-11月累计数据看,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同比涨幅持续回调,分别较1-10月减少2.5%和3.3%,回落幅度有所收窄,但整体降温趋势不改。尽管遭遇罕见的全方位政策调控以及疫情的双重压制,房地产行业依然保持了足够的韧性,预计全年销售指标保持小幅正向增长。


单月数据来看,11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4.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6.3%,连降5个月,11月降幅收窄7.8%。从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走势看,2016年年初大幅回升,5月以后增速逐步趋稳回落,全年基本保持20%以上增速,2017年增速进一步回落。



2018年同比增速继续小幅震荡回落。2019年同比增速一直在0轴附近小幅震荡,全年同比微降0.1%。受疫情影响,2020年1-2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大幅下降,3月后随着各地房企复工复产,商品房销售逐渐恢复正常,同比降幅持续收窄。


11月同比转增,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6%。随着去年同期基数的提高,且当前房地产市场大幅降温势态仍在持续,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预计全国商品房年初累计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将继续回落,2021年一季度会转跌。



单月数据来看,11月商品房销售面积15090万平方米,较上月增加18.7%,同比下降14.0%,较2019年11月减少3.6%。销售金额14482亿元,较上月增加16.9%,同比下降16.3%,较2019年11月减少0.7%。单月数据来看,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已经连续5个月负增长,11月情况好于上月,跌幅较上月有所收窄,但跌幅仍然明显,整体低迷的市场形势很明显。


1月—11月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650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8%,销售额92313亿元,增长11.8%。中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44727万平方米,增长9.0%,销售额33218亿元,增长11.1%。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42515万平方米,增长1.2%,销售额31475亿元,增长0.7%。东北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5844万平方米,下降7.5%,销售额4660亿元,下降11.0%。


分类物业销售看,住宅销售面积和金额均保持上涨,且涨幅最大。办公楼销售面积同比涨幅收窄,销售金额跌幅进一步扩大。商业营业用两项指标持续负增长且跌幅扩大。从各地区销售情况看,东部和中部地区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涨幅保持领先地位,中部地区销售面积涨幅更为明显。西部地区处于进入负增长区域的临界点,东北地区持续下跌。各区域指标整体表现为涨幅收窄,跌幅扩大。



东部地区销售面积同比增速2016年初开始大幅回升,且涨幅最大,最先于2016年4月达到本轮行情最高点,其后震荡下行,于2018年初进入负区间,2019年2月年初异动降幅扩大,3月份以后降幅逐渐收窄。2020年1-2月东部地区销售面积同比大幅下降,3月份后降幅持续收窄,8月转增,全年增长7.1%。2021年1-2月东部地区销售面积同比大幅增长114%,3月以来增速持续回落。


中部地区2016年初大幅回升,全年小幅震荡,基本保持30%以上的增速,2017年3月开始震荡下行,2019年2月年初异动进入负区间,此后至年底一直在0轴附近小幅震荡。2020年1-2月中部地区销售面积同比降幅最大,主要是2月湖北省基本处于停工停产状态,3月后同比降幅逐渐收窄,全年同比小幅下降1.9%。2021年1-2月,中部地区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04%,3月以来增速持续回落,11月增速连续半年反超东部地区,是四个地区中最高的。



西部地区2016年初有所回升,此后增速小幅震荡下行,2017年年初再次大幅回升,此后持续震荡下行。2020年1-2月西部地区销售面积同比大幅下降,3月后降幅逐渐收窄,10月转增,全年小幅增长2.6%。2021年1-2月,西部地区销售面积同比增长95.1%,3月以来增速持续回落,预计接下来几个月会由增转降。


东北地区2017年4月至年底震荡下行,2018年年初有所回升,此后开始震荡下行,并于2018年6月开始进入负区间,2019年6月至年底降幅持续小幅收窄。2020年1-2月东北地区销售面积同比大幅下降,3月份后降幅逐渐收窄,全年下降5.8%。2021年1-2月,东北地区销售面积同比增长82%,3月以来增速持续回落。1-11月东北地区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7.5%,是四类地区中唯一下降的,已连降3个月,东北地区楼市持续低迷。


其四是去化端:住宅库存同比连续2个月上升,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同比连续5个月下降。


11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0165亿平方米,环比10月末减少38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4%。其中住宅待售面积2.2280亿平方米,减少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办公楼待售面积3702万平方米,减少1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1.2720亿平方米,减少2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



11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较上月末小幅减少,各物业类型均较上月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同比看,与2020年同期相比,商品房库存增加1.4%。从三类物业的待售面积走势来看,住宅待售面积2016年初达到最高点,此后3年多来一直震荡下降,2019年年末以来住宅待售面积不再持续下降,进入相对平稳的状态。



2021年2月末比去年年末大幅增长10.3%,3月以来持续震荡下降,11月末环比下降0.4%。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2017年初达到最高点后缓慢下降,5月以来小幅上升,2021年11月末环比下降0.4%。办公楼待售面积2017年初达到最高点后,基本维持横盘走势,2021年11月末环比下降0.2%。


11月末全国商品房现房存销比为26.7月,环比增长2.3%。2015年商品房分物业的现房存销比均处于历年最高水平,其中住宅去化周期基本在20个月左右,办公物业去化周期在2015年年初达到54个月,2015年平均也在46个月左右,商业物业去化周期在2015年年末达到59个月的历史最高点。



2021年11月末,全国商品房现房存销比为26.7月,环比增加2.3%。其中住宅现房存销比为16.6月,较上月增长1.4%。办公楼现房存销比为45.0月,环比增长1.0%。商业营业用房现房存销比为57.4月,环比上升5.5%。其中办公楼现房存销比自2018年5月份以来连续震荡上行,2020年6月后开始下滑,今年4月以来持续在45-46个月区间震荡。


商业营业用房2018年9月以来持续震荡上升,2020年四季度和2021年一季度小幅下降,二季度以来持续小幅上升,11月出现了翘尾现象。住宅现房存销比自2018年8月以来连续小幅震荡上行,2020年初以来一直在16-18个月之间小幅震荡。


其五是价格端:房价连续9个月回落 地价暴涨至17.7%,是房价涨幅5倍。


前1月-11月全国商品房成交均价10224元/平方米,同比上涨3.5%,相比1月-10月增速回落0.7%。其中住宅成交均价10463元/平方米,同比上涨4.7%。商业营业用房成交均价同比基本持平。办公楼成交均价同比下降4.9%,降幅进一步扩大。



商品、住宅房价涨幅环比看,8、9、10月、11月增速分别回落1.6%、1.2%、0.5%、0.7%,1.6%、1.1%、0.5%、0.6%。总体看,商品、住宅房价保持小幅度上涨,涨幅回落分别扩大0.2%、0.1%。由于商品住宅成交量连创新低,且个别大型房企风险暴露,多地出现降价促销、工抵房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稳定房价,23个城市发布限跌令。


2021年单月看,7月全国商品、住宅销售均价分别为10373元、10518元。8月商品、住宅销售均价分别为10296元、10277元。9月商品、住宅销售均价分别为9757元、10050元。10月商品、住宅销售均价分别为9748元(约9749元)、9961元(约9962元)。11月商品、住宅销售均价分别为9597元(约9598元)、9967元(约9968元)。


环比看,8月、9月、10月、11月全国商品、住宅房价分别下降77元、241元;539元、227元;9元、89元;151元、上涨6元,说明环比全国销售平均房价正在逐渐筑地,下降的幅度不断收窄。单月同比看,自8月以来,已经持续4个月,11月销售均价同比继续下滑,10月下降1.3%。


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涨幅最高为5.7%,中部地区上涨1.9%,西部地区同比下跌0.5%,连跌3个月,东北地区则同比下跌3.8%,连跌6个月。2021年8月岳阳首次发布限跌令以来,目前已有23个城市先后发布了“限跌令”,但限跌侧面证实了当前房价持续下行的压力。


购房者对未来房价的预期更加悲观,观望情绪进一步加深甚至蔓延至全国,开发商为了缓解现金流压力,在其他城市继续降价促销,“限跌令”无法让房价止跌回升,反而使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陷入了“恶性循环”。


前1月-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均价7940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7.7%,1-10月为同比上涨12.6%。11月全国土地购置均价同比涨幅继续小幅扩大,主要二三线城市加大了优质地块供应,成交量占比有所增加,拉高均价。



前1月-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828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2%。土地成交价款14519亿元,增长4.5%。土地成交均价7940元/平方米,上涨17.7%。1-11月土地购置面积跌幅较上月略有扩大,土地成交价款涨幅明显回升。两项指标剪刀差及时反映在土地价格上,1-11月土地均价同比涨幅较上月扩大5.1%。




从第三轮集中供地可以看出,土拍规则的放松对改善土地市场作用有限,企业在达到三道红线监管要求之前,拿地方面都将保持高度审慎。作为行业的先行指标土地购置和新开工同比大幅下滑,未来一两年市场的投资、销售进入负增长区间趋势难改。


其六是资金端:增速连降9个月,年内最低,房企国内贷款同比连续6个月下降。


前1月-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83362亿元,同比增长7.2%。比2019年1—11月份增长14.2%,两年平均增长6.9%。其中,国内贷款21640亿元,下降10.8%。利用外资90亿元,下降41.7%。自筹资金59378亿元,增长4.8%。定金及预收款67156亿元,增长17.0%。个人按揭贷款29633亿元,增长9.8%。



前1月-11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增速较上月收窄1.6%。企业到位资金结构出现微调,自筹资金占比32.4%,较1-10月提高了0.8%。定金及预收款和个人按揭贷款占全部资金的52.8%,较上减少0.5%。从资金增幅看,定金及预售款涨幅最大,但涨幅回调幅度最明显,较上月收窄4.0%。



受疫情影响,2020年2月曲线大幅下行,3月份后持续上行,7月由降转增,全年增长8.1%。2021年1-2月,由于去年同期的低基数,房企到位资金同比大幅增长51.2%,3月以来增速持续回落,11月回落至7.2%。11月,定金及预收款增速最高,主要是今年1-11月商品房销售额增速较高。


1-11月国内贷款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至10.8%。在房企融资持续收紧和房屋销售不断下滑的情况下,房企到位资金中的房企自筹资金自2021年一季度以来增速持续收窄,1-11月同比增速仅为4.8%。国内贷款自6月开始进入下降通道,1-11月降幅持续扩大,已连续6个月持续下降。


国内贷款占房企到位资金比例从2021年2月开始持续回落,11下降降至11.8%,创历史新低。虽然货币放松信号已现,个人住房贷款开始放松,房企资金加速回笼,现金流压力逐步舒缓,但部分民营房企的经营风险仍在持续发酵,银行针对这类房企仍会保持谨慎态度。



2018年1-2月开始,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超过企业到位资金同比增速,两条曲线形成剪刀差。2020年1-12月,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增速时隔3年再次超过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2021年1-11月二者差值为1.2%,差值已连续8个月收窄,房地产市场发展降温势态明显。


国内贷款降幅持续扩大,在企业资金结构中占比持续减少。当前对企业而言,宏观和金融信贷政策都传递出积极信号。销售回款作为房企资金的主要来源,销售市场表现影响更为直接。要保障企业投入产出的平衡,风险可控,企业要经历去金融化的过程,回归开发经营的“本位”,才能促进行业的良性循环。


其七是国房景气指数增速回落,未破100。


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4月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101.27、5月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101.17、6月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101.05、7月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100.98、8月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100.85、9月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100.74、10月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100.62、11月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100.51。



其八是政策端:政策微调回暖,融资传导缓慢,地方稳楼市政策加码。


2021年楼市收官战在低温运行中开启。楼市精准调控之下,下半年以来市场供需两端均走弱。尽管当前信贷政策边际宽松信号不断释放,调控政策边际调整预期不断增强,但2021年以来房企到位资金同比增速逐渐放缓,到期债务压顶,叠加市场下行预期,短期内销售仍难以改观,市场各方都在“弱平衡”中寻求增量。


12月8日明确,要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为避免房地产出现硬着陆,房地产调控底部已现,政策开始回暖,除了支持购房者刚需和改善性需求外,还将会进一步放松对房企的正常开发、融资等需求,房地产行业预期有望改善。


在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增多的不利局面下,“房住不炒”的原则并未改变,部分有经营风险的房企将会持续“出清”,目前政策上出现的微调回暖,传导仍需要一定的过程,且政策力度仍显不够,预计未来会继续加码,房地产市场指标仍将继续探底。


11月重点城市新房成交面积同比降幅均超两成(已连续4个月降幅超两成),市场价格仍呈现下跌态势,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环比由涨转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连续2个月下跌。12月市场整体仍将维持低位运行,价格仍面临下行压力。


房企面临年末冲刺,全国房地产信贷环境略有好转,但购房者置业情绪似乎并未恢复。11月,中指研究院监测的50个代表城市中,长三角代表城市新房成交面积环比下降8.1%,同比下降31.7%。长江中游代表城市商品住宅平均成交面积环比增长9.5%,同比下降42.8%。


珠三角代表城市环比增长7.2%,同比下降46.8%。成渝代表城市商品住宅平均成交面积环比增长2.1%,同比下降42.1%。京津冀代表城市环比下降6.3%,同比下降14.3%。成交套数则更能反应购房者的情绪。整体来看,50城11月商品住宅成交套数96393套,环比下降57.52%,同比下降70.32%。


1-11月累计来看,得益于上半年市场增长,50个城月均成交280090套,同比增长4.7%。分城市能级看,各线城市成交面积均出现同比大幅度下跌,一线城市新房平均成交79.3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91%,环比增长8.29%。二线城市成交62.9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0.10%,环比增长1.19%。三线代表城市商品住宅平均成交面积为30.7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9.45%,环比下降13.01%。



2021年11月是近10年表现最差的11月。其监测的40个典型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11月成交量环比下降4.3%,同比大降39.4%。自6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增速年内首次转负以来,已连续5个月同比降幅加速扩大。40城中,新房成交面积累计同比增速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为厦门、珠海、杭州、北京、福州。降幅最大的五个城市分别为韶关、南宁、淮安、惠州、洛阳。


11月热点城市二手房继续保持低迷。不过,从数据上看似有暖意。根据贝壳50城二手房交易数据,11月50城二手房整体成交量环比增长约2%,约50%的城市成交量环比回升。从区域分布看,成交量环比回升的城市主要分布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区域。



深圳二手房成交量连续两个月环比增长,10月、11月环比增速分别在10%以上、40%以上,佛山、广州、中山、惠州等11月环比增速在15%以上,杭州、合肥、苏州等环比增幅在10%-40%之间。当前回暖明显的城市主要是因为前期深度下挫,成交量基本降至长期历史低位,例如深圳9月成交量几乎是近10年的最低。


其九是房企端:资金紧张,部分房企危险时刻未过。


11月,代表房企拿地积极性减退,大多房企放弃年末补仓机会。百强房企前11个月拿地总额23461亿元,同比下降17.7%,其中50家代表企业11月拿地总额创今年新低。1-11月全国300城共成交各类用地规划建筑面积166418.2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06%。11月单月,300城成交建筑面积15471.4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98%。土地出让金3964.12亿元,环比增长14.47%,同比下降19.3%。




住宅用地更是同比明显下降。据初步统计,2021年1-11月,全国300城住宅用地推出10.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1.3%,绝对规模为近三年同期最低水平。住宅用地成交7.0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8.3%。土地出让金4.1万亿元,同比下降9.2%。11月,土地出让金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是苏州、南京、无锡、上海和深圳。而40个典型城市中,三四线城市土地出让金同比增速仍在不断回落。


房企的投资拿地偏好也较为明显。从城市群分布来看,1-11月50家代表房企在长三角、成渝和京津冀城市群拿地面积占比均有所上升,房企拿地关注热点区域城市趋势显著。其中,杭州、重庆及长沙成为代表房企拿地面积前三城市。


百强房企拿地金额呈现断崖式下跌。2021年1-11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23461亿元,同比下降17.7%。其中50家代表房企11月拿地总额同比下降91.4%,环比下降72.3%。与以往年末房企加码补储不同,尽管多个城市在11月集中供地,但房企们拿地极为谨慎。


传统的业绩冲刺月,百强房企业绩却出现集体下滑。头部房企优势依然明显,据中指院1-11月房企销售业绩百强,碧桂园以7290亿元的累积业绩继续稳居首位,这意味着11月单月碧桂园实现销售529亿元。万科、融创中国、保利发展分别位列第二、三、四名,处于5000亿元阵营。


尽管如此,前11个月仍然诞生了35家千亿房企,较去年同期增加3家。35家超千亿“超级阵营”销售额增长率均值为6.2%,27家第一阵营(500亿-1000亿元)房企销售额增长率均值为11.1%。第二阵营(300亿-500亿元)有30家企业,销售额增长率均值为16.0。


第三阵营(200亿-300亿元)和第四阵营(100亿-200亿元)分别为29家和30家,销售额增长率均值分别为9.8%和9.4%。TOP3房企门槛值为5495.0亿元,较上年下降8.8%。TOP50房企门槛值700.0亿元,较上年下降2.8%。此外TOP10房企门槛值为2667.0亿元,较上年增长8.7%。TOP30房企门槛值为1162.3亿元,较上年增长7.3%。TOP100房企门槛值为273.5亿元,同比微增1.3%。


事实上,百强房企中业绩同比下滑的不在少数。据克而瑞统计,11月TOP100房企整体单月业绩规模较10月环比明显回落3.4%,单月业绩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至37.6%。更值得注意的是,超8成企业单月业绩同比降低,其中超半数房企同比降幅大于30%。同环比双降的企业数量增至56家。


统计,公布2021年销售目标的32家房企1-11月目标完成率均值为83.0%,其中滨江集团、绿城中国、大发地产等企业已提前超额完成年度销售目标。正荣、佳兆业等企业的目标完成率均超过90%。另一些企业完成率较低,如中国恒大、万科、首创置业等,目标完成率低于75%。市场底部仍未到来,房企以价换量、冲刺供货及促进去化之下,业绩完成度仍不乐观。


11月,在市场情绪步入低谷之时,部分房企积极进行回购票据,并寻求债务展期来避免海外债违约。中国金茂、银城国际、祥生控股、世茂集团、建业地产、龙光集团、力高集团、正荣地产、新城控股等多家房企纷纷回购美元票据,降低企业负债水平、提振资本市场信心。阳光城3只美元债展期获通过,继续寻找战略投资者。


而另一方面,部分房企通过转让旗下资产舒缓资金压力盘活存量资产。首开股份15亿元挂牌转让北京和信金泰房地产49.93%股权,华润置地(成都)公司5353.91万元拟转让成都锦兴公司51%股权,云南城投3.65亿元挂牌转让陕西普润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


其十是融资端:海外融资暂时隔离,国内融资放松、复苏缓慢。


11月房企境内债修复速度明显快于境外债,整体融资规模回升,环比增加55.6%。据贝壳研究院统计,2021年1-11月房企境内外债券融资累计约8466亿元,较2020年同期下降19%,金额规模减少1990亿元。根据当前市场趋势,预计2021年发债规模将回落至万亿元之下。


结构上看,1-11月境内债券规模占比71%,较2020年同期上升10个百分点,累计发债规模约5978亿元,同比下降约6.3%。境外融资规模降幅进一步扩大,累计发债折合人民币约2487亿元,同比下降约39.0%,境外融资占比也维持近五年来的低位。


房企暴雷、信用下调等危机仍在不断发酵。11月单月,房企境外债券发债数量、规模双双降至年内单月最小值,仅成功发行2笔债券合计2.58亿美元,规模环降83.6%,同比下降94.3%。境内债券11月发行规模则实现翻番,共发行46笔合计约457亿元,环比增加125.1%,同比减少17.7%,境内债券发行规模占比约97%。


值得关注的是,11月地产境内债具有较强的结构性特征。贝壳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46笔债券中,有44笔发债主体为中央或地方型国有企业,占比约96%,其余两笔发债主体为万科旗下的印力集团,优质发债主体优势愈加显著。境内债券融资11月平均票面利率4.05%,较上月下降13个基点。境外债券融资11月平均票面利率为8.03%,较上月下降262个基点。


11月海外债近似断发,仅有港龙中国一家企业成功发行海外债。海外评级机构持续下调多家房企信用级别或展望,地产美元债继续出现违约,境外投资人失去的信心短时间内无法修复,海外融资渠道被迫进入暂停阶段。在境内融资复苏,内房企积极修复短期流动性的过程中,11月多家房企到期债务获展期,资金流动性进一步有所缓解。


11月境内外债券融资到期债务规模约731亿元,环比减少5.3%,同比减少12.7%。到期债务净额258亿元,房企偿债压力整体较10月有所缓解。11月内阳光城、中国奥园、花样年等多家房企多笔到期境内外债券成功获得展期。同时,月内房企股权、资产等交易保持活跃。12月房企到期债务维持在800亿元规模,偿债压力仍然较高。距离年末不到1个月时间,房企会加速出清存货,或将延续下半年以价换量的策略。


地产剑客 房价 房价走势

分享:

相关阅读

深圳房地产信息网

电话:83592095(新房广告业务)/ 83592095(二手房业务)/ 83680819(地图业务)/ 83468529(家居装修业务)

18320887519(保障房业务)/ 83591626(城市更新业务)/ 25327824(品牌合作)/ 83684400(其他)

传真:83680527   

法务部 座机:0755-83684400 邮箱:yituzx@163.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道天安社区泰然四路66号泰然立城A座12-14楼

深圳市咚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100909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760号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

手机找房服务APP

手机找房服务APP

咚咚找房公众号

咚咚找房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