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这也是是首次有港澳特首被纳入中央决策组织。
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韩正的讲话中包含了一个重要信息:要积极吸引和对接全球创新资源,建设“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来源:新华网)
此前,深圳市早已响应号召出台《深圳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实施方案(2018—2035年)(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到2020年,深圳将成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主引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创新牵引科技创新,建成创新能力卓越、创新经济领先、创新生态一流的国际科技创新产业中心,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和“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
2035年,将打造成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引领区、国际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育成地和国际创客聚集地,创新生态体系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结合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布局,“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将选择4个创新基础好的区域打造成核心战略平台,带动周边具有创新潜力的20个节点,构建“四核二十节点”的空间格局。
其中,20个节点将突出特色,分类推进发挥片区主体作用,完善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深化科技、金融、产业创新融合,强化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营造优良的创新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实施方案中,新增了5个创新节点,分别为宝龙科技城、阿波罗未来产业城、平湖金融与现代服务业基地、中大城、华侨城光明小镇。
其中,宝龙科技城、阿波罗未来产业城、平湖金融与现代服务业基地均为龙岗区的新增节点;中大城、华侨城光明小镇为光明新区新增节点。
一、宝龙科技城
宝龙科技城由产业核心区和嶂背、南约、同乐三个拓展区组成,是深圳的战略新兴产业基地和机器人产业基地,已引进的科技企业有275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0余家,引进的研发机构及创新平台包括中广核研究院、方正微电子院士工作站、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创客空间等。区域产业高端化,将进一步刺激周边品质居住物业的需求。
目前,宝龙科技城由22个产业建设项目,其中已开工建设项目15个,其中中广核工程公司总部大厦、中广核研究院(二期)、核达中远通、金信诺、钻通、雄帝和亚辉龙7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科信通信研发中心和贝斯达医疗器械大厦主体已封顶。
二、阿波罗未来产业城
阿波罗未来产业城位于龙岗区园山街道,是深圳市首个军民融合类的“未来产业集聚区”,园区规划范围49.34平方公里,重点引进航空航天、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等先进制造业,拥有一个完整的配套的未来产业、军工产业配套的概念,推进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化发展。
如今,阿波罗未来产业城启动区内各重点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光启未来科技城、邦彦融合通信产业园、联合飞机项目等都已经进驻阿波罗未来产业城。
三、平湖金融与现代服务业基地
平湖金融与现代服务业基地位于龙岗平湖街道,西接观澜,北临东莞凤岗,南北向依托清平高速可实现与深圳中心区的快速连接,东西向可通过机荷高速、平大路联系其他城市功能区。
基地总面积224.5公顷,计划分三期建设:一期面积112.86公顷;二期面积43.98公顷;三期面积67.7公顷。基地规划建筑总量为418.69万平方米,其中产业类建筑265万平米,占比63%;居住类建筑109.64万平米,占比26%;商业服务业类建筑44.05万平米,占比11%。
该重点区域现有规模以上企业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上市公司4家,涵盖金融服务、电子信息、科技研发等金融服务及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将着力打造深圳北部辐射莞惠地区的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以及支撑龙岗建设东部中心的市级金融产业示范基地,成为龙岗的新兴产业集聚区(金融+科技+总部)、产城融合示范区。
四、中大城
中大城位于光明新区,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包括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光明同富裕工业园片区及新羌、圳美片区,南临深圳西湖,北靠森林公园,东邻东莞黄江。
该片区定位为“集科研、创新、生态于一体的、大学与城市融合且富有人文气息的文化新城,成为重要的区域性教育高地、医疗高地和创新高地”,以生物医药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为主导产业。
五、华侨城光明小镇
华侨城光明小镇范围东至光明新区行政边界,南与光明绿环衔接,西至光侨路,北与中山大学衔接,即基本以大外环、观光路、光侨路、圳辉路、圳美五路、公常路与行政边界围合的区域。周边还挨着中大七院与华强文化创意园等项目。
是光明区与华侨城联合打造的特色小镇,将以“文化+旅游+城镇化”战略为主线,项目规划范围11平方公里,计划投资300亿元,规划“一轴五片区”,光明小镇山湖绿道为南北主轴,串联五大功能区域,包括国家现代农业庄园、生态科技主题公园度假区、森林运动公园、迳口村等综合产业服务区和生态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