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启动深珠通道前期研究(工程技术方案和支撑性专题研究)的招标工作。
本次招标预计金额为2080万元。
千呼万唤的深珠通道,终于将迎来实质性进展…
深珠通道东起深圳市,向西跨越珠江口,连接珠海市。
该项目规划建设将缓解珠江口现有跨江通道能力不足的瓶颈,强化深港与珠澳之间的协同联动,并带动粤西地区发展,促进粤琼、粤桂及粤滇、粤黔等多区域合作,对推动珠江口两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战略意义。
本次研究将重点开展跨江交通需求预测,深入论证通道功能定位与建设规模,明确线位及站位方案,评估工程建设对通航条件、水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并推进关键专题的前期研究工作,为深珠通道纳入国家层面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01
这条通道最早于2010年提出构想,并于2017年被纳入《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7—2035年)》。
在2018年开始的房地产投资热潮中,深珠通道的规划带动了其周边北围片区的热度,吸引多家房企聚集。至2020年高峰期,该片区房价一度攀升至3万/平及以上。
然而,自2021年以来,深珠通道的推进消息渐少,深中通道则率先建设并通车,引发部分公众对深珠通道建设可能生变的猜测。加之房地产市场整体下行,北围片区房价出现明显回调,部分楼盘跌幅甚至超过40%。
转机出现在2024年。年底时,交通运输部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2025年将推进深珠通道的前期工作。
今年2月,广东省发改委在部门预算中列出“深珠通道前期研究(跨珠江口交通需求与通道布局适配性研究)”,安排预算100万元。
同月,珠海市提出将积极推动深珠(澳)高铁纳入“十五五”规划,进一步强化珠海与港深极点的便捷联通。
深圳市也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将规划布局包括“深珠城际”在内的多条城际轨道网络。
随着深圳此次就深珠通道前期研究启动招标,这条跨越珠江口的重大交通工程,正越来越清晰地走向现实。
02
深珠通道选址位于港珠澳大桥与深中通道之间,为公铁两用桥。
通道起于深圳,跨越伶仃洋至珠海,向西延伸至江门和阳江。
图源:网络
深珠通道的构想最早于2010年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规划》中被提出,当时称为深珠伶仃洋通道。
2022年,珠海市发改局在《珠海市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中首次公布了深珠高铁(城际)的详细规划,主要包括:
在珠海高新区北围及后环片区设站,向西衔接珠斗城际、深惠城际及珠海中心站(鹤洲),项目总投资估算408亿元,并计划当年开展线站研究等工作。
根据该规划,深珠通道为公铁复合型跨海通道,承担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双重功能,分别命名为深珠高铁和深珠城际,拟采用“西桥东隧”方式建设。
其中,深珠高铁始于深圳西丽站,经伶仃洋进入珠海,于高新区北围设珠海北站,终至珠海中心站(鹤洲),全长约80.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深珠城际始于深圳前海站,于珠海后环片区设站,并与珠斗城际、深惠城际贯通,全长约40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
具体以实际为准
2023年4月,《珠海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21—2035)》进一步明确,伶仃洋(深珠)通道自深圳前海出发,进入珠海后于淇澳岛规划互通立交,在行至高新区科创北围后,继续往西则为深圳至南宁高速公路。
在深中通道开通前夕,有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呼吁加快深珠通道建设。
广东省相关部门回应称,将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支持,推动项目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铁路中长期规划及“十五五”规划等重要规划,并尽快启动工程可行性研究和专题论证。
2023年7月,珠海市轨道交通局披露了项目最新进展,并力争将深珠铁路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03
今年,深珠高铁首站——西丽站动工!
2月份,广州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服务平台就发布了两则关于“新建深圳西丽站及相关工程”的招标公告,内容分别涉及第三方审介咨询服务,以及环境监测、监理、环保验收和水土保持监测等配套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两份公告均明确提到,新建深圳西丽站及相关工程将与深珠城际引入西丽站同步实施。
截图:广州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服务平台
据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的西丽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施工总承包I标的合同信息显示,合同于2月18日签订,工期1705天(约4.6年),合同金额约31.96亿元。
西丽高铁枢纽未来将汇集4条国家铁路、2条城际铁路和4条地铁线路,建成后将成为深圳规模最大的高铁站,同时也是国内重要的轨道交通换乘枢纽之一。其设计规模达13台25线,超过目前深圳北站的11台20线。
效果图,以实际为准
从当前进展来看,尽管深珠通道、深珠高铁及深珠城际尚未正式获批,但深珠城际的首站工程已率先启动。
此举有助于未来项目获批后快速推进铺轨、四电等后续工程,有效缩短整体建设周期。
根据深圳方面的规划,深珠高铁与深珠城际虽均以西丽站为起点,但线路走向有所不同:深珠高铁直接通往珠海,而深珠城际则经前保站再延伸至珠海。
深珠通道深圳侧。图源: 《深圳市南山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草案)
04
可能许多人会有疑问,坐拥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粤港澳大湾区为何还需要深珠通道?
从空间布局来看,深珠通道与深中通道大致并行,将进一步加密跨江通道网络。
珠江口地区是全国最繁忙的交通枢纽之一,由于跨海通道数量有限,珠江口东西两岸现有通道能力已难以满足通行需要,拥堵现象频发——尤其在节假日,深中通道等路段交通压力显著,通行效率受到制约。
若深珠通道顺利获批并开工建设,其建设周期可能比深中通道更长。
参考全长24公里、双向八车道、采用西桥东隧结构的深中通道,从2016年开工到2024年通车共用时8年;
而深珠通道全长约46.5公里,为公铁两用设计,拟采用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4线铁路,同样采用西桥东隧方式,工程规模更大、技术更为复杂,建设时间预计也更长。
从房地产市场角度看,在深中通道已通车的情况下,部分置业者可能更倾向于选择中山等已享受实际利好的区域。深珠通道若在近几年内动工,其对周边片区房价的短期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
但长远来看,深珠通道将显著增强珠江口两岸的交通联系,进一步完善大湾区综合交通体系,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文化深度融合。
本文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