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创新松山湖消息,1月10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进阿秒激光设施项目启动会在广东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举行,标志着世界第二个、亚洲首个先进阿秒激光设施正式启动建设。
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承担建设,共布局10条束线和22个应用终端,其中将有6条束线及13个研究终端落地广东东莞。
这也是继中国散裂中子源之后落地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的又一国家大科学装置。
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由中国科学院建设,2023年12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获得批复,2024年9月通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初步设计和概算批复。
该项目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具有阿秒时间分辨能力和高度时空相干性特征的综合性超快电子动力学研究设施,从而实现对电子运动的跟踪、测量与操控,深入探索物质状态的演化规律,有望为我国在物质科学的前沿基础研究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提供关键技术保障。
工程将建设宽谱段的10条超快激光束线,以及面向多学科电子动力学研究需求的22个研究终端,实现从纳米-软X射线到毫米-太赫兹的全波长覆盖,实现超高时间分辨、空间分辨、能量分辨的光-电-磁-热综合实验平台,在脉冲能量、脉冲宽度、光子能量、光子通量等性能指标上取得突破,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阿秒激光设施。其中,先进阿秒激光设施西安部分主要建设4条光束线以及9个研究终端,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负责;东莞部分将落地6条束线及13个研究终端,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