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多所民办幼儿园停止办学。我们来看下近日的统计:
1、罗湖区有7所幼儿园停办
罗湖相关部门发布了多所幼儿园中止办学的公告。包括:松泉某某幼儿园、笋岗某某升幼儿园、某某苑幼儿园、某平幼儿园、某祥幼儿园、某贝幼儿园、欧某某幼儿园。
2、福田1所幼儿园停办
福田某智幼儿园也在近日发布停办公告,表示于8月25日正式停止办园运营。
3、南山区2所幼儿园停办
南山区有两所幼儿园停止办园,分别是城市某某幼儿园、留仙某某幼儿园。
停办幼儿园均为原关内民办幼儿园,多所因生源锐减等问题
咱们来看一下这些幼儿园停止办学的原因:
第一,办学许可证期限届满。这个是罗湖官方给出这批幼儿园关停的原因之一。
第二,自身经营问题。
这也是罗湖官方给出这批幼儿园关停的原因之二。另外,多所幼儿园也在停止办学的公告中,也提到这个原因。其中,福田区某幼儿园在停办公告中表示,“由于生源持续下降、办园成本不断提高难以维持收支平衡。尽管全体教职员工竭尽全力,依旧无法扭转局面,最终不得不做出停办的艰难决定。”
南山的城市某某幼儿园在停止办园公告中,“由于生源锐减,园所已难维持,出于运营安全等多方因素考虑,决定于2025年7月12日起停止办园。”
这里可以看到,自身经营问题中提到了一个点,就是“生源锐减”。这里我们再来结合一下这批停办幼儿园的特点:
第一,都是原关内幼儿园关停,其中这次罗湖区关停的最多,一共有7家,福田有1家,南山有2家;
第二,都是民办幼儿园。
也就是说,深圳原关内的一批民办幼儿园,确实遇到了“生源锐减”的问题。
为何关内民办幼儿园“生源锐减”?或是这两个原因
为什么是这批幼儿园遇到“生源锐减”的问题呢?这里我们来讨论下:
第一,近几年,深圳大力发展建设教育措施,新建公办园以及民办幼儿园转公,收费低廉、设备优良的公办园增多,分流了生源。
我们来看一下统计数据,截止2025年2月,福田区通过新建31所幼儿园、转型56所民办园为公办园,仅2022-2024年,就累计完成新建12所幼儿园。
2020年5月,罗湖一次就公布了11所新建公办幼儿园,以及10所幼儿园民转公。
截至2024年10月,南山区幼儿园达到212所,每个社区覆盖或共享1-2所幼儿园。其中,公办园从2018年的5所增加到101所,公办园实现全区8个街道100%覆盖,每个街道至少7所;公办园幼儿占比65.32%。
第二,幼儿园孩子都是3岁-6岁之间的小朋友,他们的父母的年龄集中在80后、90后,这批人从关内向关外流动。
据2021年公布的《深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分区人口情况》,显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11个区的人口均增加。人口增长较多的5个区依次为:龙岗区、宝安区、龙华区、南山区、光明区,分别增加2094616人、1837637人、1149412人、707481人、614382人。可以看到人口增长集中在关外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