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0年度深圳500强企业名单出炉。
该榜单由深圳市企业联合会、深圳市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榜单参考福布斯世界500强,以参选企业营收作为主要依据,对深圳的企业进行了排名。
上榜最低门槛3.35亿元,500强企业合计营收达到7.62万亿元,每家企业平均营收152亿元,中位数为18.1亿元(250位)。
其中,前100强企业合计营收达到6.86万亿元,占500强的91%。头部效应非常明显!
我仔细研究了一下该榜单。其宣传“深圳企业500强是衡量深圳企业发展状况的权威榜单”略有夸大,因为榜单仍有不少遗漏。
比如,去年宣布进入世界五百强的深圳投控(442位)竟然没有入选深圳五百强。还比如,大疆创新据说收入已经超过200亿元,但在榜单中也没有出现。
不过,有总比没有好。即便有遗漏,也能大体反映深圳企业发展状况。我认为,深圳经济主管部门应该好好研究这些相对优秀企业的成长史,为培养下一批500强打基础。
以这份榜单为基础,通过天眼查、企业官网等渠道收集深圳500强企业相关信息,从时间维度得到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结论。
01.
哪个年代诞生最多500强企业?
从深圳设市到2020年,正好40年。
我们首先想到的一个问题是:在过去4个十年里,哪个十年诞生最多500强企业?
在处理数据前,我自己心里一点底都没有。问过几个主管经济的政府官员,大部分人感觉应该是1990年代。
1980年代注册的企业数量相对少,且应该产业升级换代淘汰不少,因此可行性不大。
1990年代深圳经济大发展,企业蓬勃向上,而且发展的时间也足够长(20-30年),因此能进入500强企业多。
2000年代之后时间过短,企业规模可能还没有上来。
统计结果是:
2000年代(2000-2009年)注册成立的企业有232家进入500强,稳坐头把交椅。
1990年代(1990-2009年)注册成立的企业有160家进入500强,居于次席。
图 各个年代注册成立企业进入500强的数量 单位:家
2000-2009年期间可以说是深圳企业发展的黄金年代,诞生了大量的优质企业,形成了”井喷“式的企业部落。
回首2002年,当”深圳,你被谁抛弃“的反思过后,深圳产业升级升级暗地里发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十多年过去后这些企业成长壮大,成为了深圳经济的重要根基。
02.
哪个年份诞生最多500强企业?
如果按照年份来看,也出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除了2019年和2020年(时间过短),1980-2018年39年里每年都有500强企业代表。
图 500强中各年份注册成立的企业数
在贡献500强企业方面,表现差的是哪一年?
1990年,只有1家(南山热电)。
表现最好的是哪一年?
2001年,达到44家,其中上市企业就达到23家。
大家比较熟知的有欧菲光、艾比森、安奈儿、豪恩光学等。
为什么1990年表现最差?这可能和1990年的宏观经济形势有关。1989年开始全国经济形势整顿,深圳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为什么2001年表现最好?一方面,全国经济从1997年经济下滑中逐步复苏。另一方面,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WTO。深圳作为外向型经济,在2000年以后开始新一轮的发展。
03.
500强企业的平均年龄是多少?
从零起步,进入500强并保持不掉队,并不容易。500强企业年龄最小的只有2岁(2018年),最长的40岁(1980年)。
平均年龄为19.9岁,接近20岁。
那能进入到前100强的企业是不是注册成立的更早呢?
是的,前100强的平均年龄为23岁,比整体平均年龄大3.1岁。
进入到前10强的企业呢?
27.8岁。
其中,前10强中腾讯最年轻——21岁(成立于1999年),万科最老——36岁(成立于1984年)。
04.
近20年深圳没有产生千亿级企业?
2000年后注册成立的企业有284家入选500强,超过半数,表现不错。但遗憾的是,在这284没有一家特别有影响力的,比如营收达到1000亿级别的。
千亿级企业:1980年代有4家,1990年代有7家,2000年0家。
对比一下,上海2000年后产生了美团(2010年成立、957亿元),北京产生了字节跳动(2012年成立、1400亿元)、小米(2010年成立、2050亿元)……
深圳重点支持的企业发展速度还不够快:
华大基因成立于2010年,经过十年发展目前营收为28亿元。
柔宇科技成立于2012年,八年后的营收只有2个亿,没有入选500强。
成立于2011年的光启技术借壳上市,营收也只有4.82亿元。
大疆创新好一些,2006年创立到现在营收应该在200亿元左右,算是表现相对较好的。
下一个千亿级企业会是哪家?会是2000年后成立的企业吗?我们继续关注!
附:深圳500强名单(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