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2025深港马拉松赛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马拉松)测试赛即将在深港两地举办!
深港马拉松赛作为十五运会田径(马拉松)项目的重要测试赛,是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境马拉松赛测试赛。该赛事首次跑进香港,首次实现粤港共同办赛,深港两地打通粤港赛事衔接机制,开启了两个都市在体育合作与交流方面的全新篇章。
线路规划是本次赛事的一大亮点。比赛路线以深圳湾大桥为纽带,横跨深圳、香港两地,全程42.195公里,其中香港段21.841公里,深圳段20.354公里,起点和终点均设在深圳湾体育中心。深圳段途经南山区和前海,香港段位于元朗区。
赛道首次将深圳湾大桥纳入其中,跨越深圳湾,串联起深圳国家高新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深圳城市核心区以及香港自然生态区,形成了“一湾五区”的独特路跑场景。选手们在比赛过程中,能够领略到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等自然风光。
创新亮点科技赋能赛事体验
筹备过程中,此次深港马拉松赛在竞赛组织方式、智慧科技应用、口岸通关环节、赛事指挥和执裁等方面展现出诸多创新亮点。
例如,建立“深圳赛区执委会+香港全运会统筹办”的联合指挥体系,涵盖竞赛、安保、医疗、交通等各个层面的联络协调机制,实现跨境事务无缝衔接和综合保障高效协同,并首次实行两地裁判员分段负责机制和安保医疗接续保障机制。
赛事全程采用人脸识别技术、车辆在途监管和实时定位等数字化技术全程跟踪人员和车辆轨迹,对赛事人员和赛事车辆实施全过程、全流程管控,同时通过无人机跟拍、赛事直播等技术对赛事进行实时掌握,开展赛事管理和应急指挥。
在口岸通关环节,创新采用“人脸识别+手环定位+计时计分”三重核验防控机制,实现了人、车、物“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的口岸无感智慧通关,大大提高通关效率,确保参赛选手能够快速进入比赛状态。
香港助力携手深圳推动体育发展
香港赛区在赛事筹备过程中与深圳紧密联动,两地多次开会、实地考察。
香港赛区借鉴内地举办大型赛事的经验,特别是在去年11月与珠海赛区顺利完成跨境自行车测试赛后,将相关经验应用于本次马拉松测试赛的竞赛组织、安全保障和医疗保障等方面。
全运会香港赛区统筹办公室主任杨德强介绍,赛事对参赛跑手设置了较高的历史成绩要求,预计将有数十名跑手参与。
在运动员保障方面,香港段赛道每2.5公里设置一个补给站,共8个,提供饮料、水和选手自备饮料。组委会将安排车辆开路和医护团队支援,还将招募义工,在赛道为跑手提供协助。
来源 | 大湾区之声 广东发布 深圳特区报